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四个项目都进行了自己的关键比赛,刀塔在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举行,英雄联盟在成都、和平精英在南京、王者荣耀在大连。

此外,在西安举办的StarsWar星际2的比赛也吸引了不少观众。

整个周末多少有点应接不暇的状态,很多从业者也是在几个城市之间奔波。

同样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使命召唤和彩虹六号也有重要的比赛场次在进行。

不同项目愿意把自己的关键赛事节点和其他赛事放在一起,无疑是一种自信,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有了各自的受众群体,也将电竞赛事的内容细分化的趋势变得更明显。

如果你同时是Tianba、AG和BLG的支持者,那在这个周末就必须要做出选择,哪怕只是对线上内容的取舍。

可能更多的时候,观众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选择,观看比赛也变成了一个更投入、更沉浸式的行为,跨项目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能理解站在IOC的角度上,要给电竞单独做一个奥林匹克赛事,因为观众是一个复合的群体,重合度正在越来越低,不像喜欢看五人制篮球的,也对三人制篮球有所关注。

这是超级周末之后的第一个感想,即时至今日,用电竞一个大概念去观察或者判断一些具体的项目,可能是有风险的,或者说很容易不准确的。

大家在茧房里,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电竞项目,在各自组织者的设计之下,逐渐完成了自己方向的确定,大家身上少了很多犹豫,哪怕是有相互借鉴的部分,但我们看到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这无疑是非常让人振奋的。

但是,顺着方向的明确进而延伸出了第二个感想,即不同的项目虽然走了完全不同的路,但从实际结果上,大家好像都离过去的体育越来越远了。

我不能定义什么是标准体育比赛的范式,但在过去接近150年的现代体育历史里,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接近的特征。

但这些特征,在电竞的发展中表征谈不上越来越明显,甚至有逐步削弱的感觉。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队服。

从2017年之后,很多赛事和俱乐部都说自己要学习欧美现代体育的发展模式,搞联盟也好,搞主场也罢,更核心的是希望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比赛日的时候年轻的父亲或者母亲可以带上自己的另一半,穿上队服,抱着孩子,去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场馆里,享受一周繁忙工作之后的短暂放松。

再进一步说,参与这场日常的体育赛事,就是给了大家一个在线下尽情投入的机会,通过支持一个队伍,享受比赛过程中紧张带来的内分泌变化,享受胜利或者失败带来的强烈情绪。

可是,在刚刚过去的超级周末的比赛里,大家没那么喜欢队服。在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现场,在BLG于soreal电竞中心的快闪店,周末两天都已经没有队服可以售卖。

我无从知晓队伍到底备了多少货,但在前日队服已经售罄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明确告诉我,不会再有补货了。

观众当然可以不喜欢队服,不喜欢在现场释放情绪,这都是一个选择。

因为相比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观众们可以买皮肤,在微博上嘶吼,这些数字化或者说虚拟的部分,正在更明确地战胜现实的部分。

过去,我们可能以为这些手段是旧体育范式的一种补充,现如今,我会认为这旧的体育范式和参与感受是电竞虚拟世界的一种补充。

这就涉及到了谁是本,谁是末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前面提到的第一点,不同的电竞项目正在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像反恐精英这样有年头的、长在移动互联网席卷生活之前的项目,可能会更贴近过去体育的范式。

而新晋的项目,尤其是像第五人格这样完全从低龄市场突破、从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中运作起来的项目,去现场看比赛可能并不需要队服,需要的是漂亮的洛丽塔裙子和自拍杆。

带上口罩,举起灯牌、手幅这种模式体育比赛里少有,因为它们是比队服更适合镜头、暗场和舞台的表达方式。

但同样拿上这些东西,在现场观众们情绪的调动力中肯定比双手挥舞,用力呐喊要差上一些。

我还是想说,过去150年体育比赛的基本范式和情绪处理方式,并不是律法,更不必遵守。

只是我们可能要回到知行合一的路上,而不是形成一种割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确实可以把比赛做得更像演唱会,也可以沿着过去体育场的范式进行,这都是选项,比选项更重要的是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