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大阪公立大学当天表示,其工科研究室中 两种危险有毒化学品(氰化钾与氰酸钠)丢失,丢失量约50g,可致160-250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截图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称,学校工作人员5月2日进行年度定期检查时,发现用于实验的2瓶有毒化学品丢失,分别是25g的粉末。上一次定期检查是在2023年6月。根据规定,使用相关危险化学品的教师与学生需提前登记化学品被外来人员拿走的可能性极低

日本法律规定,若发现氰化钾等危险有毒化学品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大阪公立大学在事发约15天后,才向公安机关报案。学校副校长已召开记者会道歉,表示,“我们对相关法律认识浅薄,深表歉意。”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管理人员公开道歉(朝日电视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管理人员公开道歉(朝日电视台)

什么是氰化钾?氰化钠?

氰化钾化学式为KCN。在一般环境下氰化钾是一种呈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尽管有剧毒,但由于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常被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

日本侦探小说的读者应该不会对它感到陌生。这些小说里,服用氰化钾是自杀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小说《点与线》。

现实中,服用氰化钾自杀也曾出现过很多次。根据1998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杂志的记录。26岁的天才,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Jason Altom,喝了一瓶从实验室拿回家的氰化物,躺在自己床上静待死亡降临。他在床头留下了一张警告字条,上面写着:不要抢救。危险:氰化钾。(Not suscitate. Danger: Potassium Cyanide)

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易吸湿而带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与个人基因有关。氰化钠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二氧化碳。常用于提取金、银、铜、锌等贵金属,也用于电镀、制造农药、杀虫剂及有机合成氨基酸、蛋氨酸等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阪公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简称公大/OMU,是一所位于日本大阪府,于2022年4月由大阪市立大学和大阪府立大学合并而成的日本顶尖综合研究型公立大学。合并后的大阪公立大学的志望考生人数不仅连年位居全国国公立大学首位, 其入学难易度也是公认的西日本最难关公立大学 。在2023年日经新闻发布的企业HR评价榜中,大阪公立大学的形象排名位居全国大学第7位,公立大学第1位。大阪公立大学也是日本建校最早的第一所公立大学,综合实力位于日本公立大学之首。

综合募格课堂、海外网、新京报、在日华人圈、现代快报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