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主办的“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将举办三场活动,本场活动邀请了来自哲学、史学、艺术学等不同领域的10位专家学者,遴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本硕博学员,围绕活动主题发言对谈及问答交流。
上午9时,活动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陈忠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张文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薛龙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树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师吴小锋,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系副主任丘新巧,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爱国,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理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家妙,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与传播系主任鲁大东,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文超。
活动首先由沈浩教授致开幕辞,并宣布工作坊活动正式开幕。其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书法史的叙事模式——对开端、结构、方法论的讨论”进行主题发言。
开幕致辞
中国书法一一以视觉艺术为形式的文化形态
沈浩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显见而又最深邃的文化基因,从甲骨上的契刻文字、简帛上的书写文字到北碑南帖,从字体产生、发展到书体、风格的演进,中国书法将文字、文化和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及书写体验连接在一起,将中国文化人对天地万物的感通与内心感怀连接在一起,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创造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和视觉艺术形式。
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语境中,书法在艺术学中的身份随着2022年底国家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如何从艺术的视角看待中国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发展中国书法,其逻辑生成与方法构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艺术是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各种门类的艺术以“美”为统摄,皆具形式性、审美性和技术性等共同特征。其核心是艺术作品,涉及创作者和接受者,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社会与自然。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以文字书写为艺术形式,通过书法作品展现直观美感,展现书写者的精气神采,展现时代文化讯息。
中国书法因实用而生,记录中华文明,因审美而发展,创造中华文明,“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金石纸素中既有天真烂漫、朴实无华,也有雍容典雅、精妙华美。中国书法“质以代兴,妍因俗易”,是物理常然,也是时事造化。在艺术学视域下研究中国传统书法,需要我们从审美体验出发,感受中国文字由错综复杂的笔画关系生成的生动多姿的结构造型,匀整调和、跌宕错落、俯仰顾盼……感受纸墨相发、时和气润下美轮美奂的笔情墨态,轻与重、浓与淡、润与燥……感受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在被驾驭和挥洒间的诸般状态,中与侧、提与按、聚与散……感受不同笔墨关系、空间关系所形成的审美意境,雄浑、疏淡、奇强……更需我们以理性的文化思考深入,形成具有深度的审美经验,探寻实践创作的学理建构。思考作品风格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文字的关系、与材料的关系、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与时代发展和传播的关系……穷源竟流,克绍箕裘,获取创造美的经验,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活力,与古为新。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以经史子集所构成的古典学术体系为骨架来呈现文明样态。六经以《易》为核心,《周易》建立的古史序列,以伏羲作八卦为最早的记录与演算符号。以仓颉作书,为文字的起源。在汉代《说文解字序》中,经学家许慎认为文字为“经艺之本,王政之始”,通达于“道”。魏刊《三体石经》,颇传仓、雅;唐勘《五经正义》,隶定古《书》。经籍得定而善书者兴。自有宋一代,出《博古》《考古》《集古》诸篇,不仅补经传之亡失,亦追三代君子之遗风。宋代薛尚功作《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斟酌增广于前集。《淳化阁帖》录孔子法书,在书学观念谱系中以古文字完成道统的承接与建构。近世尝废经疑古,中国人的文字观发生了质的变化,把文字定义为“语言的符号”,其根源来自于西方语言学传统,传统的文字学也就丧失了其通经达道的作用。
书法溯源离不开古史与文字,书法史的开端牵系着中华文明最本源的根砥。书法是人的心象,历代书者对“八法”的突破探求,是不满足于技术的束缚而着意于天人关系的心解与写照的。在他们塑造的精神世界中,不仅有文明政教的古史传统,还有观物取象的自然之道。魏晋人体察万物消长与生死流转,神追大化,心物交融,自足陶养以葆神形。唐太宗言“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截断众流,斟酌古今,对书学传统建构中有着强烈主体意识。宋代苏东坡言“我书意造本无法”,更是以我观法,在书写中挺立精神,超越外在法度的困境。“古之学为己,今之学为人”, 今天我们追求的书学精神,当是从立足塑造内在的精神世界出发,觉察自我天性之所适,不仅“成物”,更要“成己”,以至身心安顿与生命提升。
现代文明经过“科学化”观照与学科化形式对传统进行“祛魅”,往往呈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姿态。而在当下的艺术氛围中,遂形成了放弃天人之思,规于学科之界,偏向于一己内心,逃避宏观、联系的世界体察与反思,对传统支节化、碎片化的撷取,缺乏对古典文明的整全性理解,对现实社会的真切性关怀。当下书法的危机正在于此,从事书法者停留在技术认知层面,抱残守缺,把书法作为古代传统遗产化、客体化,抽取了原本活泼泼的生命力,填入了一己之所欲,对文化精神活的应用需求视而不见。
《老子》有言:“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今对“一画”之追问,是欲打破语言的符号性质,凿破混沦,以天地为“法”,不为技艺束缚。书法是中华文明精神的肉身,是最能体现文化形态的艺术之一,也是建立文化自主体系的必要进路。因此,作为书法一级学科的建设使命应是,复归道术与艺术之根源,洞穿哲思与实践道艺贯一之表达,重新焕发艺术之生机,更籍书学以振作中国人的品格,使书法成为当代国人精神生命长养与生生不息的能量之源。
主题发言
张文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试谈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张文江老师的发言从文化谈起,追溯到文明,上推至文字,落实于书法。文字是思想的延伸,而书法与文字同时产生,在追求善的同时进一步追求美。孔子既强调“尽善”,又强调“尽美”。文明由自然而来,自然包含两面。《伪古文尚书》有言“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文明的追求,也是书法的追求。
张爱国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与篆刻系主任、教授
“明清调书法”与书法史叙事
张爱国老师聚焦于“明清调”书法,认为其激发了书法史叙事的艺术面向。目前书法史研究多偏向考证而非艺术视角,但书法的艺术性才应该是推动书法史叙事展开的的根本动力。书法创作与书法史研究,都需要突破观念,避免取法与认知的趋同,重新思考未来的走向。
陈忠康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
“一画”与“八法”
陈忠康老师以“一画”与“八法”为核心,从艺术实践者的深度经验出发,将书法比喻为一棵树,“一画”是其根基,五种书体是其枝干,“八法”是花叶。唐代楷书对“八法”的探索达到了极致,但过度依赖“八法”导致宋以后书法创新受限。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必须回归“一画”本质,打通五体。“一画”与“八法”是书法的本质与现象,根与叶的关系,彼此交织、互为本末。
戴家妙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理论系主任、教授
清代以来的篆书发展
戴家妙老师以清代篆书为例,围绕书法史叙事中的“崇古”问题展开,认为唐宋和元明对篆书的认识和清代有很大不同。清代篆书表现领域的拓宽,得益于《说文》的研究基础,及广泛的碑学与金石学研究。史料的整理和恰当的叙述结构共同构成了写作书法史的方法论,为现代书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新学术条件下书法史研究的机遇
薛龙春老师认为书法学院的升级,将汇聚更多海外学者和年轻研究者,为书法学术研究带来多样化的视角和方法。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书法研究提供了新条件,能够挖掘以往书法史中被忽略的人物,重新发现他们的重要性。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其特殊性在于其持续的活力和广泛的社会应用,传统书家、书作、书论结合的叙述模式在新材料和新条件下需重新思考。未来的书法史研究需要在理论概括和复杂史料之间找到平衡,以经典为核心,结合社会艺术史等新方法,探索新的视角。
崔树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书法史从哪里开始写起?
崔树强老师从中国书法史的叙事源头切入,阐发了书法与汉字紧密的关系,以及汉字书写得以成为艺术的原因,书法史常与汉字起源联系在一起,但汉字书写与书法并不完全等同。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的核心在于点画变化,它既融合了审美追求,又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尽管书法史的上限可能早于文字,但书法美的自觉在魏晋时期才真正显现。今天,书法仍具重要的审美、艺术、育人和文化价值。
鲁大东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教育与传播系主任
访碑与书法的田野模式
鲁大东老师指出,近年来的书法史研究中,新的考古发现和田野研究成果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书法史可以通过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田野研究的“三重证据法”,拓展新的维度。在今天,访碑活动可以利用航拍或3D建模等手段,更真实地复原历史场景。这种图像与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重构和丰富书法史的结构和内涵。
吴小锋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师
书,法是什么?
——试论书写开端的神圣性
吴小锋老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阐释书法史的开端,追溯书写与文字在文明意义上的共同起源,讨论书写的神圣性。人们通过木棒等工具记录太阳的运行规律,用契刻在龟板或石碑上,以刻痕的“阴”表达显现的“阳”,形成最初的文字。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字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神圣的传承与表达,是连接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纽带。
丘新巧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系副主任
孙过庭《书谱》中的历史意识
——兼及早期书论的历史叙述模式
丘新巧老师以孙过庭的《书谱》为例,说明其中包含的独特历史叙述模式。与传统的文字学历史叙述模式不同,《书谱》更注重对善书者的评述和书法艺术的美学描述,而将文字起源和书体演进等内容置于次要位置。这种选择性的历史叙述模式,将书谱从传统的历史书写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一种纪念历史,突出了书法艺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创新史观的出现,与书体的成熟和书法艺术脱离实用性有关,标志着书法艺术向纯粹艺术的转变,为纪念历史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王文超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金石学素养与书法
——以王士禛为中心
王文超老师关注个案研究与书法史写作之间的关联,从清代“遗民”问题谈起,聚焦于明末清初的书法学者和学术推动者王士禛。王士禛对汉代石刻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寻访唐宋时期的石刻,他对《瘗鹤铭》的持续关注反映了他在金石学领域的热情和执着。深入理解这类有着时代特定身份的书者,往往能为当下的书法史研究提供一种超越性的视野。
(以上内容按发言顺序排序)
嘉宾对谈
下半场活动中,参会学者分为三组,针对书法史叙事中的经典议题,以对谈的形式继续交流,期望激发主题之外的新思路。
第一组嘉宾为张文江老师和陈忠康老师,围绕人生与书法中技道的关系,探讨了金庸《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所体现的思想,并延伸为书法实践的指针。张文江老师认为“独孤九剑”是剑法中的《易经》,最高的心法是根本无招。而技艺的提升可能导致认识世界的提升。陈忠康老师则提到金庸小说对于人性与正邪的描绘,以及“独孤九剑”的变化无穷,类比书法中的笔法变化。张文江老师认为,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学术和教育,从较长时间看,也面临结构性重组。“独孤九剑”需要升级,其思想依然可以借鉴。而陈忠康老师则着重于对书法技法的根源性理解,而不是几种风格的简单嫁接。
第二组嘉宾为张爱国、戴家妙、薛龙春、鲁大东四位老师,主题从书法史写作如何择选书家与书迹展开。薛龙春老师认为,名家书法在过去占据主导地位,但近代以来,对非名家书法的重视不断增加。然而,当非名家的作品成为研究对象,如何将其进一步纳入原有书法史的框架,却是一个挑战。张爱国老师则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审美,是传统审美观念与现代艺术概念之间的碰撞,使得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变得复杂。审美观念的差异体现在对名家与非名家作品的看法上,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强大的名家传统。鲁大东老师提到书法史撰写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古代书迹,二是缺乏对经典作品真正的有效评估。戴家妙老师强调书法史的编撰需要进行择选,每个人对书法作品的标准不同,大量新书迹的出土也会对收入书法史的作品标准有所影响。
第三组嘉宾为崔树强、吴小锋、丘新巧、王文超四位老师,他们围绕书法史研究与自身的关系展开讨论。崔树强老师认为可以重新审视早期书法史的开端,由此探寻人类早期审美观念的形成。吴小锋老师则提到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与野外勘探和参观古天文遗址等,加深对天和地的理解,从而将自己视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丘新巧老师认为在书法史书写中,榜样的建立和形而上依据的支撑同样重要,当二者达到平衡后自身才有超越的可能。王文超老师则从金石学与自身的联系出发,强调宏观问题需从具体问题的细致研究入手。
成员提问交流
这次对谈涵盖了书法中的技与道、书法史写作的择选标准等问题,展现了各位专家学者对于书法史叙事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对谈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学员,与在场嘉宾提问交流。
提问:书法史应从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的艺术自觉来书写?从汉魏时期开始合适吗?
崔树强老师: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节点,代表审美自觉。此时,书法欣赏从内容转向形式,进入自觉时代。汉魏时期之前的书法尚处于自然状态,需更多挖掘其艺术美。书法史应重视这一转变节点和前期的审美内涵。
提问:书法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对创作而言是否重要?书法史研究能否指导创作?该如何理解“取法乎上”?
薛龙春老师:对古人的误读在艺术史上常常会带来新变。书法史研究本身不指导创作,它重在解释作品。“取法乎上”在唐朝人的理解中指向理想的艺术层次,追求艺术的高度,不完全是时间概念的“上”。
提问:取象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能否在创作中直接对应六十四卦中不同的象?
张文江老师:取象可简单理解为拍照,如何较为准确地反映和保存所见,确定它在整体中的位置。观察象的不断变化,并对自己有所认知,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陈忠康老师:用八卦对应书法作品可以,但不建议过于具体。中国文化常以模糊混沌的方式处理问题,过于具体化可能会带来麻烦。
吴小锋老师:取象约等于格物,即提炼对物的认识并模拟它,如“尚象制器”。取象没有标准答案,是对自然世界的经验总结,文字本身即取象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提问节选)
总结
最后,陈忠康代表书法学院为此次活动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思想是推动历史、创作与形式的力量,但现阶段书法界对思想的讨论却不多。各位专家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发,共同讨论书法史的叙事模式,呈现出宏观与微观的多样性,堪比“华山论剑”,激烈精彩。本次活动是个良好开端,希望后续活动能继续激活思想与书法的关系。至此,“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的第一场研讨与对谈活动圆满结束。
本届工作坊将于2024年9月21日、10月19日举办第二、三场研讨对谈,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现场剪影
备注:图文来自官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