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国馆

前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普京新任期的首次出访,再次选择来到中国。此外,普京还专门去了一趟哈尔滨工业大学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个扎根黑土地的工科强校到底是什么样子。

01

1970年4月24日,酒泉。

伴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带着全国的期待飞向广袤的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中国叩响了宇宙的大门。

它的技术负责人就是哈工大毕业生——孙家栋。

而按下发射按钮,将“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的,也是哈工大校友——胡世祥。

“消息公布以后,我们坐车往天安门广场跑,但根本进不去,人山人海,都在庆祝。”孙家栋回忆道,“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最大的感受是扬眉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扬眉吐气。

中国航天没有资料、没有经验、没有专家,几乎一张白纸,却在一穷二白之间,悄然崛起,惊艳了世界。

哈工大总在角落里憋着一股劲,然后冷不防跳出来,给祖国献个礼。

孙家栋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想法,就是想争口气。

“好比人类逐步要进入深空,人家去过了,回来讲得头头是道,你是坐那儿光听,还是你要有发言权、有看法?人家说那地方不错,你想不想去看一看?人家说那地方有好东西,将来可用,你想不想拿来也用一用?”

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就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一大批哈工大人或担任总师、总指挥,或成为各系统、各岗位的中坚和骨干。

春华秋实,他们一片痴心,只为国家。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中国工业多个第一诞生了:

第一台模拟计算机

第一台仿型立式车床

第一台会说话下棋的计算机

第一步新体制雷达

第一台弧焊机器人

第一台点焊机器人

第一台二次加热能源新型空调机组

第一台水平流无菌净化空调机组

第一台大型专用精密仪器

中国第一颗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还不够,别人没有的,哈工大人也想要给你。

世界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

首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结构方案

国际首例月面采样与封装技术助力嫦娥五号

国际上首次实现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在天问一号中应用

国际首例具有蠕动脱陷功能的主被动复合式移动系统用于“祝融号”

从中国第一到世界首次,一大批“国之重器”诞生,哈工大全给你承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然而,哈工大的发家史,却是充满艰辛。

1950年,东北,血与火在这个地方还没熄灭多久。

正如同整个刚出生的国度,一切空白,百废待兴。

苏联将哈工大移交给中国的时候,全校师生不到800人,多数是前苏联侨民,只有64名中国学生,24名中国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校长冯仲云亲手写信,派人到杭州、上海、南京去挖人。由此汇聚了800多名年轻的教师。

风萧萧兮易水寒,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却都义无反顾来到这里。

当时的哈工大很小,只有三栋教学楼,还都破烂不堪。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回忆起当时情景:

“当时是苦,吃着高粱米窝窝头,30个人挤一间宿舍,但是我们都很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没说的。”

哈尔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也不曾浇凉这一腔热血,他们就是要在一张白纸之上画出属于中国工业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建中国激光专业的马祖光院士,是这样度过那些岁月的。

没教材怎么办?

他只能每天到图书馆去查阅外文资料,用透明纸描图,如饥似渴地摘抄。几年下来,他整整摘抄了几十本厚厚的资料。

没设备怎么办?

他从垃圾堆里捡来没有示波管的示波器,从废品收购站淘来一堆废旧玻璃器皿,花钱从工厂买来淘汰的机器泵,建成了“豪华”实验室。

新中国的激光专业,诞生了。

在哈工大,在那个岁月,很多人像马祖光,马祖光像很多人。

这800名青年教师成了新中国工科高校的中流砥柱,被称为“八百壮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百壮士,用青春和智慧奠定了中国工科的基础。

在他们的努力下,哈工大创办了24个新专业,成为国内各工科院校兴办新专业的策源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后来的诸多大学,其实都是拆分哈工大而来。

1952年,哈工大航空工程学院迁到清华大学,后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的航天系合并成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1958年,哈工大航空系火箭及导弹专业援建西北工业大学,就此扎根。

1959年,化工系,齐齐哈尔大学。

1960年,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

1961年,电力专业,华北电力大学。

1964年,高电压技术和电厂化学专业迁往武汉,后并入武汉大学,成就了其王牌专业——水利。

1965年,机械专业,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第一个航天学院就是哈工大航天学院,航天学院所在地,就在哈工大主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的建筑是哈工大的象征,它依托着两旁建筑拔地而起。

楼顶那根直刺苍穹的桅杆格外醒目,桅杆顶部似乎缓缓转动的齿轮托起五星,似乎在宣告:我要冲上云霄。

1995年,哈工大真的决定自己上天摘星星。

当时北京召开“关于中国研制小卫星”的会议,讨论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卫星,哈工大默默拿出了准备已久的方案,震惊四座。

哈工大着手研究小卫星之初,大多数教师恰好是风华正茂,有的甚至才博士毕业。

“自从加入卫星研制的队伍,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了节假日、休息日的概念。”

老师们上午还在给学生上课,下午就拎着皮箱坐上了火车,在颠簸与轰鸣之中睡一个难得的好觉,然后投入到科研之中。

夜以继日,前仆后继。在雄心壮志面前,困难算不得什么。

终于,在2004年4月19日零点,一声地动山摇的巨雷震碎夜晚,一条巨龙飞上星空,那条龙名叫“试验一号”,却是中国第一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卫星。

太空,你收到了吗?来自哈工大的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20年,太空已经烦了,因为哈工大已经发射了20颗卫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还有一颗名为“紫丁香二号”的小卫星,这是我国首颗由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哈工大的历史,我们才能知道他们为什么执着航天,因为这是一种来自骨子里的坚持。

从东方红,到神舟一号,从嫦娥一号,到祝融号。

在酒泉的茫茫戈壁,在太平洋的“远望号”上,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你都能看见哈工大人的身影。

难怪杨利伟在演讲时说:“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毕业生。”

正是缘于这种深深的航天情结,一批批优秀毕业生选择到国防、航天系统工作。

哈工大已累计为航天领域输送了几万名学子,仅仅2011年到2015年期间,哈工大就向航天领域输送2000余名毕业生。

有纵横驰骋的指挥员,也有默默无闻的操作手;有年轻的科技新锐,也有坚守岗位的老前辈;有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女将。

也有一座座墓碑,诉说着一段段刻苦铭心的历史。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这是哈工大的校训。

曾经有人说过:前一句语法不通,后一句像马戏团。

说实话,“土”极了,的确不如其他高校来的大气。

在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规格严格,不让及格。功夫到家,不让回家。形而上学,不行退学。”

工大最初定位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这条校训可以说非常接地气了。

重剑不锋,大巧不工。不耍花架子,不玩虚的。

如今,哈工大已经104个春秋了。

他浑身都散发着朴素和平实,就像日复一日在这实验室中工作和学习着的哈工大师生,就像“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有过荣耀,也曾落寞,依然在执拗地坚守。坚守之下,是一颗红的发亮的赤子之心。

▼今日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