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指数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
A股所有公司都已经发布完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根据wind数据整理各分类指数的业绩因素。可以清晰地看到,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净利润增速依然是下滑的,由于宁德占比创业板19%的权重,所以使得创业板在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实现了指数唯一的净利润增长;而更为均衡的创业板综指数,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45%和-0.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惨的则是科创50,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2%和-40.3%,不得不说,我们所谓的比肩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或科创板,都不合格。注册制只是带来了量,而市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大浪淘沙,保证所谓的“质”。所以,当股民单纯博弈个股的时候,鱼龙混杂的情况就非常明显,甚至不乏造假、退市的因素,所以个股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或者说选股的风险提高,那么指数博弈的盈利模式的优势就凸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数型股票基金,上轮牛市结束以来基金份额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只不过老基金上升斜率要小得多。与2020年底相比,老基金2023年底份额增加幅度达到103.87%,包含新发基金的基金份额增加幅度更是高达185.18%。而基民选择放弃的主要方向,是主动管理型的偏股基金,尤其是老基金。2020年底就是最高值,2023年底份额则是最低值,相较2020年底减少24.17%。——这主要是媒体报道的基金诸多弊端后的正常反应,既然基金拿基民的钱不当钱,自然基民也会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民选择坚守的主要方向,是指数型股票型基金,无论老基金还是新发基金,在下跌途中基民都显示出了坚守的极大热情。持有权益基金的基民人数随着权益基金指数上涨而增加,随着指数下跌而减少。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在下跌途中放弃主动基金,只是不断增加指数型股票基金持仓,使指数型股票基金的持有份额大幅超过了主动偏股型基金。而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喜欢购买主动基金,下跌途中放弃主动基金的主力也是个人投资者。——所以,个人投资者的思维还是追求超额因素更多,反而导致收益不佳,怎么办?换个思路。
弱者为了生存会拼命学习如何活下去
弱者是拥有更多劣势,甚至注定打不过强者的,比如说第一批上岸的鱼是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也是我们人类的祖先。那么,们是强者吗?并不是,它们是失败者中的失败者,海洋中的王者是鲨鱼,以及各种强者,弱者的鱼没有办法,只能寻找出路,颠沛流离,最终一部分从海洋到了淡水中,但这里面依然有强者,弱者还是无法生存,被迫选择新的出路——上岸,逐步演变两栖动作,第一批上岸的鱼的后代演化成了更高级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些后代成为地球上的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什么?弱者不抱怨逆境,逆境是让弱者有机会进行弯道超车的机会,毕竟在原有的环境中,弱者无法战胜强者,所以它们唯一信念就是活下去,用尽所有能量活下去,哪怕是再艰苦,再困难的境地,都不放弃。——股民注定是金融市场的弱者,玉名认为我们从来不应该避讳这一点,也恰恰是源于此,我们不可能战胜这个市场其他对手,怎么办?是的,那就不去想任何主动或超额因素,我们只做被动型利润,不和任何人争,不争也就不存在输赢,而是让自己活下去,堆积自己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学习指数工具,底层逻辑模式,包括利用QDII博弈海外指数,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这是非常个性化的,也不存在对手盘,只要是思维合理就能带来好的收益。所以,我们进一步分析跨市场的牛熊因素,以及博弈时的正确思路,供大家研究,弱者也有弱者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