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需要得到苏联的帮助,恰逢斯大林马上就要迎来七十大寿,于是,毛主席就决定组成一支代表团出访苏联。

这次苏联之行,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斯大林祝寿,二是与苏联废除之前所有不合理条约,重新签署新的友好条约,第三则是商讨中苏在各领域的广泛合作。

1949年12月16日,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受到了苏联政府的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下榻驻地后,苏联后勤供应部门送来了丰盛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食材,其中还有一桶冷冻的鱼。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一向生活节俭的毛主席,却提出了一个要求:不吃死鱼,要吃活鱼。

这个情况很快汇报给了负责接待任务的米高扬,米高扬听后,脸上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原来,毛主席的这个“奇怪”的要求,就是和米高扬有关,故事的起因,还要从年初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月,三大战役以解放军的完胜告终,中国大局已定,毛主席此时就想赴苏联面见斯大林,商量建国以及中苏建交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斯大林却婉拒了,理由是中国共产党当时还不是执政党,更没有建立政府,苏联如果此时接见中国代表团,会让刚刚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不到三年的国民政府不满,美国等国家也会抗议。

不过,为了安抚中国共产党,斯大林还是派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担任特使,立即启程前往中国,面见毛主席。

米高扬常年来往于欧美各国,到处都是一副胜利者、征服者的姿态,因此养成了傲慢的习惯,这次来华,也是穿着一身华贵的西服,刻意彰显苏联的强大和尊贵。

飞机在石家庄机场降落后,米高扬还以为会得到红地毯、仪仗队的迎接,谁知只有朱德总司令带着一些衣着朴素的领导前来迎接,也没有高级轿车,而是一辆非常简陋的敞篷吉普车,这让米高扬感觉受到了慢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风尘仆仆赶到西柏坡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毛主席也是一身质朴的棉衣,脚上是一双破旧的棉鞋,带着一群同样衣着朴素的领导干部出来迎接,身旁就是无拘无束的老百姓,携儿挈女地围观,不时还有鸡鸭猪羊路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国农村赶大集、办庙会呢!

米高扬这时才算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朴素、亲民爱民的优良风尚,就不再计较,高兴地与毛主席等人一一握手。

毛主席还为米高扬举行了简单的接风宴,都是普通的家常饭菜,只有酒是上好的汾酒。米高扬不懂中国的美食,但是酒量非常大,而且非常懂得品酒,因此,他第一次喝中国的汾酒,就喜欢上了,一杯接一杯,来者不拒。

中方纷纷夸赞他好酒量,米高扬也有些得意洋洋,就借着酒劲儿,要跟毛主席“斗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是不喜欢喝酒的,酒量也不大,喝了一点就感觉不舒服,但是,米高扬是苏联来的贵客,不能让他太没面子,于是毛主席就说:“我们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就是吃香的喝辣的,今天米高扬同志已经品尝过中国的美酒了,何不来品味一下中国的辣椒呢?”

说完,毛主席就拿起一根辣椒,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

米高扬看毛主席吃得津津有味,也拿起一根辣椒,可是刚咬了一口,就好像针扎一样,嘴里火辣辣地疼!

米高扬想吐出来,又不好意思,只好忍着咽下去,哪知这小东西到了哪里,哪里就火辣辣地疼,米高扬这才见识到了中国辣椒的厉害,再也不敢轻视了。

毛主席也不好再让他出丑,就笑着说:“这样吧,你不用吃辣椒了,我吃一个辣椒,你喝一杯酒,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高扬对自己的酒量还是有信心的,就立即同意了。

就这样,毛主席拿过来一盘辣椒,以辣椒代酒,一连吃了35个辣椒,米高扬也喝了35杯酒,喝得酩酊大醉,被扶着回去休息了。

米高扬结束访问后,要启程回国了,毛主席又为他举行了一次欢送宴会,上了一盘滹沱河特产的大鲤鱼。谁知,米高扬却说,苏联人从来不吃死鱼,只吃活鱼。

毛主席知道,米高扬这是在故意“报复”,刻意展现苏联人的“高贵”,毛主席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没说什么。

直到这次毛主席访问苏联,见到苏联人送来的冻鱼,突然想起了米高扬的话,就给米高扬下了个软钉子,说自己也不吃死鱼。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并不只是跟米高扬“斗气”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家独大,处处以“老子党”自居,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副教训、施舍的姿态,让人敢怒不敢言。

中国共产党从刚刚成立时,就是在苏联掌控的“共产国际”领导之下,没有自主权,甚至连领导人的任命和罢免,都要经过共产国际批准,也因此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共产国际解散后,苏联仍然对中国革命指手画脚,在三大战役结束后,斯大林甚至还要求毛主席接受“划江而治”,妄图将中国分成南北两个“国家”,这自然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反感。

毛主席一生都在倡导平等,最讨厌这种盛气凌人的姿态,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了,理应与苏联平等交往,真诚相待,而斯大林却仍然是一副“老大哥”的态度,认为毛主席来苏联是有求于他,处处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就借着这次“死鱼活鱼”的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表明了中国人的态度。

(参考资料:《毛泽东出访苏联》《毛泽东与斯大林》《毛泽东饮食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