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之间,晋江沸腾了。

自理臣中国(LICN)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晋江这个小县城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51家,总市值逼近5000亿元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安踏、361、特步这些体育品牌来自于福建晋江,殊不知晋江还是中国的伞都、中国的拉链之都,甚至盼盼、雅客、蜡笔小新、力绿这些小零食品牌也出自晋江。

在2023年度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晋江超越了全国小商品市场义乌,排名第五,仅次于江苏四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稳居第四,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排名居全国第3以外,晋江还连续29年保持福建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地位。

晋江,曾经是一个被标签为“农业穷县”的地方。

然而,在仅仅三十年的时间里,它实现了惊人的蜕变,成为了现代化县域城市的典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晋江县的GDP达到了3363.5亿元,增长率高达6.5%。

这个沿海城市虽然仅占据了全省土地面积的1/200,但对全省的经济贡献却高达1/16的GDP,创造了超过九成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晋江民营企业的实力与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目前,晋江的民营企业占据了97%的比重,多达10万家,这些民营企业共同推动了晋江地区多个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其中,支柱产业鞋服类的规模超过了3000亿,建材和食品类的产值合计超过500亿元,还有智能设备和医疗器械也达到了300亿以上的产值规模。

在晋江众多产业中,体育品类最为突出,产值超过了2500亿元,居全国县域前列。

国内十大运动品牌里,晋江就占据了9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的背后,除了有民营企业的贡献之外,更是51家上市公司的托举。

1998年,地处晋江安海镇的恒安集团率先在香港上市,开启了晋江民营企业的上市潮。

而这些企业的上市离不开晋江政策的支持。

2002年,晋江便开始推行资本运营和品牌经营双管齐下的策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扶持体系,鼓励各大企业上市融资,努力在证券市场上打造一个“晋江板块”。

随后,七匹狼、361°、安踏、特步、利郎、舒华体育、九牧王等纷纷在港交所、深交所、上证所以及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3年,晋江已拥有51家上市公司,企业类型也从鞋服类拓展到了造纸、伞业、新能源、集成电路、电子等领域。

其中安踏、恒安、游族网络、百宏实业、贵人鸟、胜悦新材料市值超过了百亿元。

2023年,恒安集团通过发行两笔总额达3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有效补充了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通过增发配售成功募集了104.59亿元的资金,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实力。

截至去年,晋江的上市企业累计首发融资金额已超过207亿元,再融资规模更是超过了759.5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公司的上市,不仅为晋江带来了丰厚的资本回报,也孕育出了一批资产过百亿的富豪。

其中,安踏集团的丁世忠(770亿)、丁世家(760亿)、丁雅丽(215亿),恒安集团的许连捷(150)、施文博(120亿),特步集团的丁水波(110亿)等8位晋江籍企业家均入选了2023年胡润百富榜。

除此之外,晋江在创新转化、科技招商和科创赛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亮点频现。

晋江的科技企业集群日益壮大,新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激增,达到了894家,实现了高达110%的增长率,并预计高新技术企业的保有量将突破800家。

“晋江经验”因其独特的成功模式和对民营经济的深远影响,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典范和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晋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鞋都”、“伞都”、“拉链之都”,而在众多的产业中,鞋服产业一直是晋江的支柱产业。

在晋江,与制鞋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数量近7000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这些企业每年的鞋子产量高达10亿双,整个产业的规模更是超过了千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的晋江,大部分工厂主要以国际贸易为主,而这样的模式一旦失去了外贸订单,就会连累到小型代加工厂,进而出现拖欠工资、满街假货的乱象。

第一个走出困境的是安踏的创始人丁禾木。

1987年,丁禾木给儿子丁世忠600双鞋去北京闯荡,虽然卖出了不少,但回来后丁世忠发现自家的鞋子卖不起高价,相较于国外大牌,晋江的鞋业只能屈居一隅。

1991年,丁世忠与父亲和哥哥一起率先创立了“安踏”品牌。

之后,晋江的一些较有实力的工厂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品牌热,德尔惠、鸿星尔克、柒牌、特步、贵人鸟、金科来等迅速创立起来,完成了从代工厂到品牌商的华丽转变。

然而,随着1997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一些小作坊小工厂难以为继,出现了一波关停潮。

酒香还怕巷子深,光有品牌不够,1999年,丁世忠再一次突破传统的销售模式,花80万签约孔令辉。

用公司全年20%的利润找一个运动员代言,这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丁世忠却成为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安踏的营业额迅速增加了15倍至3个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广告效应,晋江运动鞋遍布全国各地。

2000年开始,晋江的鞋企开始走上了资本化的道路,纷纷上市。

2001年,晋江荣获“中国鞋都”的荣誉称号。

经过数年的稳健发展,晋江的鞋纺城已经跃升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丰富、产品技术最前沿的运动鞋原辅材料交易与集散中心。

鞋服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拉链配件的兴起。

自从80年代出现了第一家本地拉链工厂后,晋江的拉链企业便异军突起。

到了90年代,第一个拉链品牌SBS正式创立,经过自主创新研发,申请专利,晋江的拉链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2004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晋江“中国拉链之都”的称号。

此后,晋江的拉链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开启全国布局,创造出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行业性品牌。

如今,晋江的浔兴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拉链生产基地,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70多个国家,年收入2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晋江的制伞产业也名不虚传,在中国每3把伞,就有一把出自晋江的东石镇。

回溯到80年代初,东石镇的工厂多以承接外部加工业务为主。

后来在台湾经商的村民萧清伦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回到家乡,在东石镇创立了当地第一家规模宏大的伞业企业。

制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成一把小小的伞需要几百道工序,晋江人不满足于来料加工,开始摸索自己的产业链。

90年代开始,东石镇打通了上下产业链,实现了本土化的生产模式,大大小小的制伞业迅速崛起。

200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东石镇“中国伞都”的称号。

如今,东石镇拥有制造伞企业470多家,每年能卖出5.6亿把,远销160多个国家,撑起了130亿的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制伞原辅材料、伞具制品的生产和出口集散地。

晋江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晋江人,他们为晋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晋江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江经济得以燎原离不开老一辈人的毅力和智慧。

他们勇于创业,涉足鞋业、服装、拉链等领域,创立了众多知名品牌;他们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口碑,吸引了海内外客户的青睐。

正是老一辈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使得晋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了国内知名的经济强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的晋江因制鞋业而名扬四海,其制鞋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位名叫林士秋的农民。

1979年,林士秋接受姐姐的建议,决定放弃农耕投身商业。

没过多久,林士秋得知国家鼓励个人创业,还能免税三年,又在报纸上看到鞋子的市场需求旺盛。

于是,林士秋借了8万元启动资金,聘请师傅,并利用家中仅有的缝纫工具开始了制鞋之路。

一年的时间,林士秋就赚到了丰厚的利润。

林士秋的成功,激发了村民们的热情,纷纷加入制鞋行业,推动了陈埭镇的发展。

渐渐地,陈埭镇逐步发展到了700多家企业,全镇工农业产值突破了1亿元,成为福建省第一个破亿的村镇。

与此同时,在英林镇,另一个年轻人洪肇设也看到了商机。

他凭借裁缝经验,用仅有的300元开始做起服装生意。

正当洪肇设背着做好的衣服拿去市场上卖时,由于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很快以投机倒把的行为被带进了派出所,幸好当时的警察没有为难他,只交了200元的罚金,学习半天后就出来了。

尽管初期遭遇挫折,但洪肇设坚持不懈,最终在31岁时创建了晋江第一家服装厂,并注册了“佳丽牌”商标,这便是柒牌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鞋服产业的繁荣发展,辅料行业也紧随其后。

1983年,施能坑听闻拉链成本高昂的抱怨后,决定投身拉链生意。

施能坑千里迢迢赶到北京,为了买到拉链,他在拉链工厂门口足足站了1个晚上,排了100多号的队伍,虽然辛苦但更加坚定了做拉链能赚钱的信心。

带着从北京背回来的2000多条拉链,施能坑每天5点钟出门,一家一家叩门去卖,赚取了第一桶金。

1988年,他成立了浔兴拉链厂,开始了自产自销的道路。

晋江的制鞋、服装和拉链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这背后,离不开像林士秋、洪肇设和施能坑这样的创业者的努力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的企业家们树立了榜样。

而晋江的繁荣与进步,既深深植根于老一辈人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之中,也离不开新一代创二代们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努力。

可以说80年代是晋江各个地区工厂崛起的时代,东石镇的制伞业、安海镇的食品厂和造纸厂迅速发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晋江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经验。

这种开放包容的胸襟,让他们不断吸收外来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城到年产值3363.5亿元的百强县,晋江人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很多民营经济的神话。

目前,晋江也在不断地提升对科创资源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跨区域合作,来拓展晋江的发展空间,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期望未来晋江能够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开拓创新,成为民营经济的领军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资料:

商丘网:《瑞承:晋江,一座城市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的启发》

新浪财经:《总市值5000亿,福建小县跑出51家IPO》

闽南网:《打造资本市场“晋江板块”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潮商业评论:《福建晋江诞生的“拉链大王”:在安踏、耐克背后,年收入超过20亿》

新华网:《聚焦高质量发展|晋江东石:“一把伞”撑起小镇百亿产业链》

作者: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