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发回课堂 生活有滋味(主题)

城关区焦家湾东社区“花开老年大学”让夕阳别样红(副题)

“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5月20日,如同每个周一下午一样,焦家湾东社区老年大学里的非洲鼓课程正在欢乐地进行中。

65岁的辖区退休职工王一琼和她的同学们跟随着授课老师的教学节奏,已经完全融入欢乐有趣的课堂当中。王一琼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在焦家湾东社区老年大学参与的第三门课程了,这里精彩的课程,良好的氛围,让她根本停不下来,越上越爱上老年大学了。

去年以来,城关区焦家湾街道焦家湾东社区党委发挥资源优势,联合兰州老年大学在本辖区设立“兰州老年大学焦家湾东社区教学辅助点”,并结合社区党建特色与品牌,将这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命名为焦家湾东社区“花开老年大学”,开设舞蹈、声乐、非洲鼓、八段锦等课程。

帮妈妈重拾生活信心

“您好,我想问一下现在可以报名舞蹈班吗?”新的一学期,花开老年大学开设了新的课程,报名的学员早早地登记了自己的资料,报名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些众多的电话中,有一位女士多次打电话详细咨询课程时间、老师安排等内容,但是她并不是为自己报班。

打通电话的这位女士姓刘,她告诉社区的工作人员,她的妈妈叫周梅(化名),自从退休后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家里有些变故,周梅更是郁郁寡欢,不愿走出家门。就在这时,刘女士从楼院群里得知了家门口的花开老年大学,于是想着给妈妈报名让她参与,但妈妈却拒绝参加。

刘女士又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焦家湾东社区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帮忙劝劝自己的母亲。社区工作人员和刘女士一起“密谋”先把周梅带到社区,来让她感受感受。一来二去的过程中,周梅现场感受到了社区老年大学课程的精彩,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地沟通和劝解,周梅最终同意参加老年大学的舞蹈课程。

现如今,周梅在花开老年大学上课已3月有余。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开心分享着自己在这里的收获和变化:“以前天天无所事事胡思乱想,现在可好了,参加了这里的课程还有各项活动,哪还有时间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空了就琢磨琢磨这个舞步怎么跳得更好,下次参加社区活动是啥时候,充实得很!我们身体好了,精神状态好了,也不辜负我女儿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爱。”

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活特点出发,焦家湾东社区花开老年大学灵活设置教学课程,让参与课程教学的人群接受到适合自己年龄和时代特点的优质教育。这个温馨、包容和充满活力的学习大家庭,不但激励“银发学子”们发挥潜能,也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收获。

太多的快乐旅程和故事

“年轻的时候没上过大学,现在圆了大学梦!不但有了面子,也学到了东西!”在焦家湾东社区老年大学非洲鼓课程下课的间歇,75岁的老人张成胜满脸笑意地对记者说。自从焦家湾老年大学非洲鼓的课程开始以后,他和自己的几个朋友就结伴来到这里学习。

“我说我今年已经75岁了,好多人不相信,都说看起来只有60出头,而且经过这个非洲鼓的课程锻炼,我现在手脑协调性也很好,每天心情都很棒!”张成胜告诉记者,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一些课程,但是要不因为学费太贵,要不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学点,让他们的学习很艰难。现在自从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开办以来,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们在这里学习得很开心。

根据课程设置的不同,焦家湾东社区花开老年大学的课程收费每学期仅仅只有80至200元,而在这里教学的老师都是专业的。非洲鼓课程的桦子是大家非常受欢迎的一位老师,专业的教学、饱满的热情、热烈的现场互动……让这堂课程成为了花开老年大学的“明星选修课”。

走进焦家湾东社区花开老年大学的授课现场,记者感受到最多的就是热情、活力与欢笑。在这里,记者不仅仅听到了很多老年人收获健康、快乐的故事,更感受到了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收获友情和社会认同感的自豪和自信。“我们在这里学了新技能,街道社区还给我们提供展现的场所和机会,让我们觉得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声乐班的学员李蓉告诉记者。

再艰难也要办好“花开老年大学”

记者了解到,因为受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兰州老年大学目前在社区设立的教学辅助点并不多,但是为了让这一正规的教学辅助点入驻到焦家湾东社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从前期沟通到后期学员录入、管理、场地排课等,社区并没有专职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在社区党委书记的带动下,大家轮流兼职承担起了这些工作,从起初的不理解到渐渐熟悉、接受并受到认可,现在焦家湾东社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把这一事业当作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尽管这份工作是纯公益没有任何收入的。

焦家湾东社区的社区工作者蔡佳伶便是老年大学公益工作中的一员。除了利用自己的音乐专业担任一部分的声乐课程,对于日常的招生、排课、沟通等工作,蔡佳伶也是事无巨细,每样争取做到最好,受到了很多老年大学学员点赞。每每说到“小蔡”,参与课程的叔叔阿姨都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书记就是一个特别热爱社区工作的人,她对社区工作总是充满了热情与激情,她总是对我们大家说,社区就是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尤其服务老年人更是社区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她的带动下,大家的积极性也都特别高,都希望能真正发挥自身的特长,服务好辖区的每一位居民。”采访最后,蔡佳伶对记者说道。

记者手记

随着老年群体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朋友“文化养老”“精神养老”的“刚需”无法得到满足,而老年大学入驻社区,开办正规的社区老年大学成为“文化养老”“精神养老”的最好载体之一。

焦家湾街道焦家湾东社区引进资源、提供场地、主动积极服务开设“花开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在享受优质的课程中、在家门口不远的距离里,找到了曾经未完成的“大学梦”,收获了技能与欢乐,为提升自我、增强社会认同感找到了可实现的途径。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老年人在课堂上的收获,更感受到了基层社区积极做好多元化居民服务、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中服务好不同群体的热情与探索,相信在这样的服务中,一定也会有更多的居民收获到来自家门口的那份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