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老师曾说过:“如果世界上只剩下成绩,便没有了孩子”。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旅行,也不是纯粹的课堂学习,它是一种比旅行更精彩,比课堂更丰富、更直观的体验式学习。真正的教育不只在课堂,还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研学旅行的作用,就是通过外出实践,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开阔眼界与视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2024年3月23日—24日,东阿县南湖行知学校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同学开展研学课程,让学生在旅行的途中“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两天的时间孩子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快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

与山东大学教授、博士面对面,聆听他的学习经历和故事,让他们带着同学们从更高视角看待学业生涯规划:为什么要学习?好大学是什么样?各个专业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科研……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叙述,不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更为他们展开未来的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高效学习?这个问题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非常重要。优秀的山大学子将用自身经历鼓舞面临高考的同学们,并从不同角度为他们提供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和应对策略,同学们可以就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互动,并获得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园游览

更大的校园空间,更多的莘莘学子,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这一切映入同学们的眼帘,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校园体验,无论是向往自由,还是对更高知识殿堂的渴求,象牙塔里的大学环境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日后的学习中充盈着美好回忆的画面,把向往化作动力,让自己充满能量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大科技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大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大邮局

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革命基因历史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喜看敌军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同学们跟着讲解员进入展厅,通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革命物件、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相片、一件件令人肃然起敬的战争往事,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体师生在粟裕将军墓碑前举行隆重的缅怀仪式。讲解员首先讲述了年轻的抗战女英雄陈若克带她未满月的女儿刚强不屈、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随后,全体师生庄严默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蒙精神雕塑园

该园的雕塑群由“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之深”、“民兵团结胜利”三个主题的35组、240个人物组成。艺术展现了沂蒙系列红色故事,深刻诠释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每一段动人的革命小故事,每一座活灵活现的雕塑,都让我们体会到孟良崮战役的不易,沂蒙精神的宝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过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进“红嫂故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这首《沂蒙颂》可谓家喻户晓。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儿女与党和人民军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被概括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嫂纪念碑前,全体师生整齐排列举行隆重的缅怀仪式。学生代表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庄严默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在沂蒙红嫂纪念馆了解沂蒙群众的英雄事迹,通过聆听红嫂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故事,感知在艰苦岁月中普通老百姓的坚定信仰和无悔追求,感知了那个年代先辈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感悟了如今生活在和平、自由、富足中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型沉浸式演出也是必体验的研学项目之一。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震撼人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剧情催人泪下。红嫂精神的形成、发展、升华到“沂蒙精神”的凝炼结晶的历史过程,在这里都可以看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忆儒家圣贤文化

尼山圣境

同学们走进孔子的诞生地尼山,面对金色孔子塑像,身着汉服的同学们体验了中国传统拜师礼,登大学之道,入仲尼之门成为孔子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参观孔子大学堂,参加手抄论语等传统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参观七十二贤廊,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典型故事,同学们进一步融入先贤至圣的日常生活,解密孔子的“素颜”,带走孔子的叮咛,让历经千年的儒学充满了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山孔庙及书院

作为儒家礼制建筑的代表,尼山孔庙依山而建,远离熙熙攘攘的烟火气,古老的苍松之间,飞檐翘脊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东方式的静谧情调和神秘氛围,见证着朝代的兴衰。与阙里孔庙相比,其功能不只在众人观瞻的岁时祭祀上,还是一处庙学合一的文德教化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沿着崎岖的石板路抚摸着古老的树木和砖红的墙壁,倾听到了孔子命运多舛的一生,心中的敬意愈发浓厚。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将日常诵读的经典与历史长河相连,更跨越时间与儒家思想进行对话与交流。同学们深入传统礼乐文化,挖掘古老的大国文明的同时,收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学习和传承中华文明、感悟传统文化的信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游学是最美的相遇。

山东大学之旅,让同学们观百年山大,品高校底蕴;孟良崮、红嫂纪念馆研学之旅,让同学们重温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曲阜研学之旅,让同学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国学的精髓。游学之旅虽然结束,但体验与教育还在继续,快乐和成长还在延续,收获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