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2023年靠“卖奖牌”发了小财的Keep,宣布拿出最多1亿港元做新一轮股票回购。今年2月,Keep启动了首次股份回购计划,投入金额为1600万港元,5月20日首次回购计划已完成超90%。

2023年营收依然亏损2.95亿元的keep,为何先后两次,不惜拿出加起来超1.16亿港元做股票回购?

因为股价下滑太厉害了。

Keep是2023年7月港交所上市,开盘股价即达到30港元/股,到2023年8月25日一度涨42港元/股,市值近200亿港元。随后缓慢下滑,而到了2024年1月,股价跌破了10港元/股,2月一度到了每股3港元/股。这才逼出了keep第一次股价回购。

因为按港交所上市规则,新公司上市半年后可以卖上市前发行的原始股,1月是Keep创始团队、核心中高管、VC机构投资人卖原始股的时间节点。但股价如此低,怎么卖股票套现?尤其是此前逼着keep港交所上市的机构投资人,目的就是要趁机卖掉原始股变现,股价过低,对机构投资人来说亏大了(也不能怪资本没有做“耐心资本”)。

回购股票是上市公司拉升股价的核心动作。果然,宣布回购后,Keep股价稳定回升,到了5月初回到近10港元/股。但五一假期后,股价又缓慢下滑,这才逼出了5月20日keep第二次砸1亿港元回购股价。

5月20日宣布回购当天,Keep收盘价8.34港元/股,大涨13.16%,总市值43.84亿港元。不过这个刺激很“短命”,5月21日其收盘价又回了8港元/股,市值跌到了42亿港元。

为什么keep股票始终拉不上去呢?

核心原因是,keep原来的主力业务增长已到了瓶颈,而第二增长曲线还看不到,AIGC概念落地成果不显。

2003年年报来看,keep核心收入分别来自于自有运动品牌、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广告及其他。这三大收入中,自有运动品牌营收为9.46亿元,同比下降16.8%。这本来是外界比较看好的收入部分(因为流量是自己的,这些自有品牌还有机会通过其他线上线下的渠道售卖),但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4.3%,较2022年减少7.2%。

线上会员和付费内容收入(俗称卖奖牌、赛事报名费等)为9.96亿元,同比增长11.4%。广告等收入为1.96亿元,同比增长8.6%。线上会员和付费内容收入、广告收入看似涨得不错,但这两大业务都高度依赖keep用户数的增长和活跃。

但2023年Keep平台月活跃用户约为2975.6万名,比2022年减少663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319.3万名,比2022年下滑42.8万名。这两项数据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直接导致付费会员的增长停滞——2023年keep会员渗透率为10.7%,2022年为 10.0%,提高了0.7%。

月活人数大幅降低,一方面说明其在新增用户拓展上(不花钱,甚至)收缩了,2023年净亏损2.95亿元,同比收窄55.7%(降本了)。另一方面,说明其在用户货币化上做得比较猛2023年,keep在虚拟体育赛事付费用户平均收入,比2022年增长超30%。Keep“恰饭”那么狠,用户或多或少有意见,活跃度下滑正常。而活跃用户的下滑,对广告收入的增长挑战很大。可以想见,为了尽快实现盈利,Keep还会继续降本增效。如此,恶性循环。

2023年年报披露后,keep曾发布了2024年keep三大发力方向:投资线上内容、完善户外服务、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机会。

Keep希望通过投资沉浸式、独家和专业的线上健身内容,获取、留住优质用户,巩固在线上健身市场的领先地位。作为一个垂直运动科技平台来说,keep一路走来确实有一批铁粉,但keep希望影响所谓10亿人的运动健康,意味着要从专业“铺到”大众,这困难重重。小红书、抖音等体育内容越来越强的平台其,它们用户体量远大于keep,高维打低维,keep并没有太多招架之力。

keep还希望在热门的户外服务领域有所建树。这确实能激活更多的用户,深挖用户价值和加强商业化效率。但该领域的竞争者不少,比如三夫户外等,keep要从自己擅长的互联网进入线下,组织繁重的俱乐部活动,挑战不小。而且靠堆人堆活动起来的户外服务业绩,其增长天花板可见,利润也不会太高。

最后一个让keep激动的是AIGC概念。AIGC确实是这两年最热门的概念,一开始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卷大模型,当今年5月豆包、通义千问等中国大模型大幅降价到几乎免费之后,垂直AIGC应用就更值得重视了。不过说实话,中国的大小企业家,比如360的周鸿祎、猎豹移动的傅盛等到处鼓吹AIGC的垂直应用,但能拿出手的应用案例和场景还寥寥无几。

Keep创始人彭唯今说,Keep在线有5000节官方运动课程,其中15%为AIGC生产。2024年将提升这一比例。还有AIGC可以利用keep积累的会员和销售数据,提升工作效率,比如用AIGC制定健身方案和追踪全健身过程。但这些都是想象和探索性业务,目前并没有产生规模营收和利润。

在资本市场更看重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当下,keep首当其冲是要扭亏为盈,最后能有多少钱投入在产生规模营收和利润遥遥无期的AI上,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