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5月17日,作为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出席并致辞,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贾强出席、副局长孙周勇致辞,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主持研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国内多家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和专家学者近160人参加。会议邀请国内从事秦汉文明研究的考古、历史等领域的6位专家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从事与秦汉文明研究有关的3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秦汉制度文明的突出特征、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外专家围绕“历史、考古视阈下的秦汉制度文明”主题作主旨发言。上半场考古组5位专家学者分享秦汉考古发掘研究新成果,系统阐释秦汉文明总体特性,深入分析墓葬、帝陵、都城、铜镜等物质遗存的内涵;下半场历史组4位专家学者通过交通史、艺术史、发展史等不同视角的解读,多方位展现秦汉时期经济、技术、思想、物质文化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交流纽带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会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秦汉文明研究进行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讨论,实现分享学术成果、开阔学术视野、探索理论方法的会议目的,助推国际视野下的秦汉文明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促进中国和中亚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