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半岛上爆发了南、北两个民族之间的内战,即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将二战后朝鲜半岛上,相对稳定的和平格局再度打破,使朝鲜半岛上的人民再度深陷战争的泥潭中。

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参战入朝,经过双方两年左右的鏖战,最终以朝、中两国人民军队的胜利而告终,从此,全世界都知晓了中国军队的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从战争全局的角度来说,中国军队的功劳堪称第一,但实际上除了中国以外,还有一个国家也出兵援助了朝鲜,但这件事情直到40年之后才得以被世人所知晓。

那么这个神秘援助朝鲜的国家是谁?为什么这件事情直到40年后才被公诸于世?

秘密参战

其实根据地理位置来看,也很容易猜到,当时有条件出兵朝鲜战场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仅仅过去两周时间,美国就假借联合国的名义,拉起了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向朝鲜半岛进发。

在9月15日以前,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将韩国军队和驻韩美军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将其驱赶、围歼于釜山一带。但“联合国军”于仁川的登陆,却在短时间内逆转了战争局势,朝鲜人民军反过来被“联合国军”打的节节败退。

10月7日,麦克阿瑟带领“联合国军”越过鸭绿江、打过“三八线”,并且扬言要在11月23日感恩节之前占领全朝鲜,朝鲜半岛战况已经岌岌可危,我国东北地区也即将由原先的战略大后方地区转变成为国防前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

为了减缓国防压力、防患于未然,出于对整个国家战略防御布局思考的同时,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军事决定。

之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于10月19日晚率6个军,共30万余志愿军子弟兵跨过鸭绿江参战,并于6天后的10月25日打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苏联这边不是不想动,而是不能动,美苏之间自1947年冷战开始至今已有3年,它们之间的争斗全世界都心知肚明,一旦有一方将纷争拉上台面,很容易就促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迸发,所以美苏两国其实谁也不敢开这个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苏联也不能不出手,一旦让美国完全控制朝鲜半岛,中苏两国的边防问题就将被无限放大,到时候就是流毒无穷,中国东北边境和苏联东南边境将永无宁日。

1950年11月初,苏联方面就联络了我人民志愿军总部,在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战斗准备后,苏联空军才正式参战。

斯大林要求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并且与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进行了沟通,命令苏联空军只能在既定的作战区域内进行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海

2000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在他的自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朝鲜战争初期,之所以在制空领域我军没有吃大亏,是因为空战主要都是苏联空军打的。

中国的空军那时还太过弱小,不仅缺乏战斗经验,武器装备各方面也相对落后,导致无法适应在现代空战中对阵美军的节奏。

根据统计俄罗斯联邦后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投入了12个师进行战斗,轮番参战的空军总人数有72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结算时,苏联军队方面以损失335架飞机、120名飞行员,共计阵亡299人的代价,击落了美军1319架敌机,为朝鲜战争时期中朝后方的后勤补给线路,提供了坚实的军事保障。

多方介入

其实在朝鲜战争中,不仅仅只有苏联是秘密出战,还有一个国家也偷偷加入了这场战斗,只不过它是站在了“联合国军”的一方。

1910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在韩国统监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日韩合并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朝鲜半岛的主权被永久让出给了日本,也是“日韩合并”的完成,等同于大韩帝国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为止,朝鲜半岛全境都作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活动。在此期间,朝鲜半岛地区的抗日武装运动依旧如火如荼的发展,并且在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发展出了几个成建制的武装力量。

但这几支武装力量还没发力抗日,日本就已经举手投降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朝鲜半岛落入美苏之手,成为他们全球争霸牌桌上的筹码。

日本撤军后,朝鲜半岛全境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割成了南北两个区域,并分别于1948年,在美苏两国的幕后支持下,先后成立了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和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南韩和北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月开始,由于朝韩边境不断发生摩擦,再加上因两国政治体制不同而产生的各方面冲突,在历时16个月之后,小规模的摩擦终于逐渐演变为了战争。

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几乎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但麦克阿瑟所率“联合国军”的突然到来,却实实在在打了朝鲜方面一个措手不及。

不为人知的是,实际上日本也参与了这次作战行动,但日本只是提供了扫雷用的工兵,并没有派出战斗序列的部队,这也是日本自二战后首次派兵参与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麦克阿瑟还专门向美国总统杜鲁门请示过,他认为仅仅只是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这个预期有些低了。目前朝鲜半岛的战局进展极其顺利,应该直接将朝鲜覆灭,把共产主义武装彻底从朝鲜半岛逐出。

1949年9月27日,杜鲁门审慎同意了麦克阿瑟的,继续在朝鲜半岛扩大战果的意见,但是杜鲁门告诫了麦克阿瑟一条红线:只有在确认中国和苏联一定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攻击朝鲜。麦克阿瑟同意了。

次日,美军在朝部队迅速逼近“三八线”,从而继续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不再继续拖延入朝作战的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鲁门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爆发后,麦克阿瑟依旧无视了杜鲁门提出的红线,转而继续向朝、中军队发起进攻,就是因为他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从古至今,战争除了临场的决断和小概率的天灾与战神在世,几乎打的就是两个字——后勤。

麦克阿瑟认为自己胜券在握的原因,就是他当时有着足够的信心切断朝、中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因为当时的美军所装备的,正是其研发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F-86,麦克阿瑟觉得他应当有完全的战略主动权。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衍生了一条美国空军战争历史上的梦魇区域,史称“米格走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格走廊

虽然拦截美国空军的力量主要还是苏联空军,但是“米格走廊”这块区域的诞生,也离不开毛主席英明果断的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前,实际上中苏之间有过沟通,当时的既定计划是中国派陆军入朝支援,苏联则出动空军协同作战。但苏联当时由于种种缘由,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出动。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力排众议,坚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按照计划时间出战,并表示要与美帝国主义坚决抗争下去的决心,这一态度使得斯大林大为震动,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方面的介入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

毛主席的决定中体现了两种态度:

第一,中国既然之前率先选择了要与苏联空军进行战术协同,那就代表着中国军队内部是清楚美军的火力配置的。

第二,中国选择了信守承诺,按照原定计划出兵,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并且也体现了毛主席作为军事家、战略家对于战争时机的精准把握。

苏联人向来崇尚英雄主义,中国的决定以及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战果,都让苏联人刮目相看。几年之后,毛主席在接见苏联驻华大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初入朝作战的决定,多少是让斯大林得以相信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军派出了657架飞机参战,且都是清一色的F-86战斗机,朝鲜方面只有20架性能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战斗机。经过几次美军的密集攻击后,朝鲜空军几乎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当时的美军战机在朝鲜半岛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等同于自由翱翔。

可想而知,如果中国的几十万大军和大量军需物资涌入狭长的朝鲜山地,美军飞机的轮番轰炸,将给中国军队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苏联空军终于来了。此战苏联空军驾驶米格-15战斗机歼敌两架战机,高射炮也击落两架,共击落4架战机,这便是中苏方面拉开反击美军空军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51年年中开始,中苏空军曾多次成功拦截美军战机,一度在鸭绿江南岸的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

当时,米格-15战斗机的驾驶员多为苏联和东欧地区的驾驶员,尽管斯大林已经下令,遮掩苏联空军的身份,但美军很快就通过各种手段破解了这一机密。

可消息传到美军方面,他们却并不敢向世界说出实情,主要是害怕苏联在这种国际舆论下真的正式参战,到时候局面就不可挽回了。

美国国防部部长范登堡上将甚至针对这次事件,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发布会来装糊涂,他说:“中国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空军强国,真是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登堡

由于苏联的飞行员大多都是,正面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战斗英雄,比起美军来说战斗经验要丰富许多,以致于美军几乎被苏联空军全程压制。当然这也得益于苏联空军的起飞地点距离鸭绿江很近,美国空军则要从日本起飞,作战成本方面就拉开了一大截。

到后来,这条“米格走廊”就成了所有美国空军的梦魇,谁都不愿意去这个地方,因为那里是名副其实有去无回的死地。

而苏联派遣空军入朝参战的这个秘密,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才被新生的俄罗斯联邦公之于众,人们这才了解到历史的真相远不是自己表面上所知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段有关1950年抗美援朝,苏联也曾秘密派出7万精兵援助朝鲜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