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随着高空暖脊东移,西北干热气团主力已经从河西走廊扩展到河套平原,靠近中蒙边境的拐子湖、二连浩特等地12点前后气温领跑全国,下午陕甘宁+内蒙古中部一些地方将冲击5月最高气温纪录。明天干热气团主体就将杀入华北中原,大范围35度以上高温就要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海南以南现旋转回波

对比起来,此前笼罩南方的雨带正在减弱东移,今天南方地区晴空区也在增多,从北到南很多地方都正变得更有夏天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2日上午,有网友在观察海南以南的雷达图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旋转的回波系统。这些旋转回波看起来像是一个减弱的台风,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1号台风艾云尼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1号台风艾云尼要生成?

实际上,近期南海的气象状况可谓是变化多端,一方面,南海夏季风已经进入爆发临界状态,南海上的水汽和热量日趋充足,之前形成强盛的降雨云团。但幸好降雨云团并未大举上岸,让华南沿海的暴雨不至于增强到极端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水汽和对流活动日益增长,受季风和幅合带的影响,气流在海南以南区域形成了一个小型涡流系统。这种现象虽然看上去与台风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只是北上季风在海南岛地形作用下的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台风的前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风是指大范围的风带系统,在不同季节发生显著的风向变化。南海季风的爆发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气流,这些气流在接触海南岛的地形后,容易形成涡流。这种小型涡流在雷达图上呈现出旋转回波的形态,容易被误认为是台风。但实际上,这只是季风影响下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并不意味着台风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无关但有苗头

虽然海南以南的旋转回波与台风无关,但不能否认,目前在西太平洋的确有台风胚胎在缓慢发展。目前,卫星云图上可见,菲律宾以东海域有大片云团活动,这是一个台风胚胎在酝酿中。目前这个台风胚胎被编号为台风胚胎93W,具备形成台风的潜力,但需要满足特定的气象条件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台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胚胎的发展通常受到海洋温度、湿度以及大气环流的综合影响。目前,西太平洋的海温较高,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支持,而幅合带的存在则为热带扰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台风胚胎有可能会发展成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重要因素。通常,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决定了台风的移动方向和登陆地点。目前,西风带震荡强烈,副热带高压尚不够强势,这意味着即便台风艾云尼生成,其登陆我国的可能性也不大,数值预报中最大的可能性是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上转向,奔向东北方向,逐步远离我国。台风的路径预测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和数值模式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台风艾云尼即将出现,宣告着海洋大气能量逐渐充足,台风季正式拉开序幕。未来几个月里,南海和西太平洋还将生产出更多台风和台风胚胎。尽管当前的旋转回波与1号台风无关,但1号台风确实有了发展增强的迹象,大家仍需保持警惕,关注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