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江川

排版 | Cathy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昔日的“玻尿酸大王”华熙生物,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年报。

截至5月22日收盘,华熙生物报收64.55元/股,对应市值310.9亿元;对比巅峰期的1500亿元市值高点,其市值已经缩水近8成。

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玻尿酸原料市场的公司,华熙生物被称为“玻尿酸大王”,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也被称作“玻尿酸女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A股“医美三巨头”中,华熙生物曾是头号选手,营收从18.9亿一路涨到63.6亿,凭借巅峰期千亿市值的玻尿酸“神话”,被视作医美界茅台。

据华熙生物发布了2023全年财报财报显示, 2023年,营收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净利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

华熙生物支撑营收“半壁江山”的功能性护肤业务,在去年首次出现下滑。2023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 37.57 亿元,当期营收占比61.84%;较上一年同比下降 18.45%。

2023年上半年,其功能性业务以玻尿酸精华、面膜、手膜为主,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 肌活4大功能性护肤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在2023年报中,未披露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四大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

2023全年下滑有迹可循。在2023上半年,其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 19.66 亿元,已经同比下降 7.56%。

此前的2019-2021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业务一直保持超过100%的增速。即使在2022年,该业务也保持38.8%的同比增速。

有分析认为,华熙生物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 肌等多个品牌,在2023年最重要大促节点“双11“的销售额差强人意。电商平台竞争加剧、流量成本上升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都对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称,华熙生物不只是玻尿酸生产商,而是一家“合成生物科技驱动的公司”。定位于生物科技驱动的华熙生物,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仅有4.46亿元,研发费率仅为7.35%。

对比营收费率,其在2023年的营销费用为28.42亿元,营销费率高达46.7%。

此前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率也仅为个位数, 2016-2022年,分别为3.27%、3.14%、4.19%、5%、5.36%、5.75%、6.1%,远低于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率15%的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向对比同行业,在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率方面,爱美客同比增长44.49%、敷尔佳同比增长112.88%、巨子生物同比增长70.5%;但是,华熙生物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仅为14.95%,与同业平均水平差距甚远。

高营销低研发的策略之下,在行业红利期高速发展、初具规模之后,华熙生物的多个产品进入发展瓶颈期。低研发可能导致焕新周期长,甚至出现品控质疑。

2023年2月,“水肌泉”曾遭遇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与质疑。

尽管2024Q1业绩有所回暖,但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牌依然直面核心主理人离职、“全面清退”经销商、整体营销放缓等诸多难题。

此外,华熙生物尚未长成“第二曲线”,其功能性食品等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据年报披露,2023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食品业务营收为0.58亿元,同比下降22.53%。

赵燕曾在公开访谈中表示,不会再轻易将某种成分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营销。但是,玻尿酸“神话”破灭之后,华熙生物进退两难,它还有什么医美新故事呢?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医美茅台玩砸了 》,金角财经

2.《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承压,华熙生物去年净利下降39%》,京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二研究郑重声明:文中观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就此提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谨慎理性作出投资决策。

投稿 | 合作 | 侵权 联系微信:alvinse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