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众专题博物馆,0元观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网上冲浪,魔菌被一座博物馆里的石窟惊艳了!一看地址,竟是一个去年7月才开馆的专题类小众博物馆,筹备了近20年才等到它,也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不得不说,上海真的太超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小众,但可逛可玩的内容非常丰富。占地面积就足足有5层楼,约10000平方米,馆藏数量约60万余件。每层楼都有不一样的分馆,码住关键点:统统免费!

6大展厅,穿越出版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独具特色的主题馆,到溜娃好去处的儿童出版馆,再到史料丰富的印刷技术馆、创意性艺术设计馆、科技性数字出版馆,从一楼到四楼便足矣打发整天的闲暇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最为出圈的“石窟”,就在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3楼。一上楼梯,便被这座如土山包的形状吸引。恍如现代世界中穿越而来,格格不入的异类感,让人更加忍不住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石窟展艺术是以3D全景扫描,以及数据建模和图像处理等手段,对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进行了复刻。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新疆克孜尔石窟38室全景(伎乐窟)和库木吐喇石窟新一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窟中千年壁画艺术,通过科技做到了精细还原,步入其中便被如此生动的壁画艺术所感染。壁画中绘制了许多反映当时龟兹民众生产和生活的场面,如犁地、牛耕、制陶和毛驴、骆驼驮运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穹顶壁画同样令人震撼,每一幕画像都如同在讲述一个故事,人物的神态、衣着、动作特点等皆让人深究。探洞之旅奇妙而精彩,如果赶上有工作人员讲解,会更多的了解图案背后的故事与深意。跨越近4000公里入沪,这些世界遗产名录以鲜活的姿态走进魔都人的视线,让我们也能在家门口欣赏观摩历史瑰宝的样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F 中华书局图书馆旧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楼展厅“搬”来了中华书局旧有图书馆的部分馆藏,17万册藏书,以原图书分类法和原书架整理摆放,书架最顶层还可爬梯取书。我们可以透过玻璃一览“图书馆”之貌,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数字屏检索相关书目。

2F主题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楼主题馆以历史征程为脉络,讲述了近代/现代/当代出版业3个部分内容。在历史的变革中,见证出版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主题馆馆内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卷一至卷四 —— 清同治金陵书局刻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报》创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中华》创刊号 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杂志》创刊号 - 1915年9月15日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三期- 1919年9月15日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1955年-196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3F儿童出版馆&印刷技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楼的儿童出版馆,不仅非常适合溜娃,也是8090后们童年回忆基地。三毛、葫芦娃、黑猫警长、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众多卡通形象汇集,这里讲述着童书的发展之路。馆内还有互动装置《十万个为什么》万花筒,让人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楼印刷术技术馆展现着新式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变革、新中国印刷业与印刷技术的发展、现代印刷媒体技术向数字媒体转化3个部分内容。其中还有一台重达4吨的镇馆之宝“石印机”,它在印刷业已“效力”百年,如今通电后仍能运转。

印刷术技术馆馆内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镇馆之宝 ”-石印机

19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长4m,重达4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30年代油印刻字钢板(左)

20世纪30年代蜡纸与复印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誊写版印刷油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30年代中文打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良友》第45期改用影写版印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大众生活》创刊号,封面为凹版印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的商标丝网印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天池花卉珂罗版印刷版20世纪30年代

4F艺术设计馆 & 数字出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出版馆则极具科技性,通过光影手段投射数字媒体出版业的发展变迁。报纸、图书、期刊、网络文学出版平台、网课教学平台、音频播出平台、百科信息平台、网络游戏出版等各个方面,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贴近所能触及到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设计围绕着中国近现代书籍展开,从事艺术性工作能在此找寻许多灵感。从“图画到图案”、“汉字与出版”等多个方面,看见了中国出版物设计的多样风貌。

艺术设计馆馆内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文印刷月刊》1931年第1卷第7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杂志,1932年第3卷第3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友》杂志,1928年第45期

我国第一本摄影为主的大型时事生活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猛虎集》封面设计:闻一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第4期《银星》封面设计:万古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福》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传画,人民体育出版社,197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

5F音像出版馆&临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5楼在布置展览中,所以遗憾未能参观到,期待下次见面能有新惊喜。

0元逛展,6大展厅

老中青幼皆会找到逛展乐趣

畅游知识的海洋,追寻文明的发展

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快快约上伙伴一起去逛~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周家嘴路3678号

营业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场

*周一固定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交通:12号线隆昌路站1号口步行870m

电话:021-65665258

工作日预约方式:

个人散客工作日入馆参观免预约,

超过20人以上团队需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票务”小程序预约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1-2月、7-8月)预约方式:

个人散客、团队皆需采取预约入馆参观机制

编辑 / 嘻呀

设 计 / 公司保安185

摄影 / 菠萝

微信: shlm001 电话: 13166389937

上海去哪吃•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zan”点“在看”,一起逛展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