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换个视角聊下留学的意义,我个人觉得,留学抛开那些包装过的见世面啊,留学红利,学历认可度等等这些,对留学生家庭来说,最大的意义其实是为孩子极致的兜底。

毕竟留学后,即使混的最差,你的下限也不会太低,但你的上限根据你的觉醒、能力、资源、机会,一切都不好说了。

为什么说留学其实是极致的兜底了,我觉得有以下核心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1 选择空间的兜底

留学这个事,其实就是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不止是在教育的权利上,还有在教育的资源上,环境上都有一个选择权。

国内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没得选,只能初升高后,继续走高考的独木桥路线。这条线冲过了,能进4%资源的985或211,崛起的概率就大点,没冲到,要么复读,要么只能认命。继续在双非的池子里继续找自己机缘。而有些留学生,已经在这个时候,可能提前锁定了海外赛道,他们可以选择的学校不在是4%,海外依旧有几倍数量的学校供他们选择。

而且在考试这件事上,选择留学的不止有一次机会,像a-level模式的学生,可以as考完之后,a2再重考,把分继续刷高。申美国的学生也一样,不以单次高考定胜负,他们只要挑最高的一次成绩去申即可。选择权越多,能失败的次数越多,站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少国内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对应经济能力,没有对应的教育资源规划,只能单赛道走到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后是很多学生一辈子的阴霾。

2.认知的兜底!

留学后,获取的认知很重要。大学都可以上,但大家都上了,大学教的东西其实本身没太多意义了,因为没稀缺性了。这也是为啥学历贬值的原因。

但认知这个东西不一样,人和人的不同,其实就是认知层面的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以及策略就会不同。而留学这个行为可以更快拉高你的认知上限,你更容易进一个更大的蓄水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能来留学的,签证中心都给你筛选好了。基本都是国内的精英家庭才会出去,你看人家印度也是,印度的精英家庭基本也都去留学,战斗力十分强劲。

留学过程中,你会接触到来自不同肤色,文化,种族的精英。你会遇到全球知名的师资。教育本身是人传人的一个过程,你被环境影响,你被人影响,你在一个更加聚集全球富裕和顶尖家庭的地方,视野和认知即使被动了解,也会有个质的提升。而这是所有国内父母所期望的一个东西。他们的确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肩膀之上,能看到更多的世界的不同面,从而更快接触到社会的本质。

3.圈子的兜底!

很多留学生忽略了留学生圈子的重要性,觉得有的时候是无效社交,不是一类人,尿不到一块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圈子这个东西属于伴生产物,当你递交签证那一刻开始,就有一个圈子产生了。毕竟人家签证中心的确就帮你做了第一步筛选。你的同学,最起码在家庭条件,语言成绩条件,或者本科成绩等条件你们有一个兜底的情况了。

圈子在不同层次的留学生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哪些搞学术的学生,圈子也是搞学术的。对于如何去混paper,如何去蹭二作这些都会嗅觉灵敏。对于那些毕业后一心想就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圈子也很重要,同类分发的一些招聘信息,内推渠道也能帮助他们节省很多时间。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圈子的应用,好的圈子,其实就是维系基础的沟通,然后分享实用的信息。大家因为能玩到一块,彼此有能被相互利用的到的价值。之后无论在组局,整合资源,分享信息渠道,搭建草台班子,都能更快的有人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任何游戏,玩到后期,都是团队游戏。都不是单打独斗能做大做强的,早点明白这个道理。让自己早点成为大后期英雄,就越快能脱颖而出。留学生的圈子有一说一,质量还是棒棒的,特别是未来,你的同学基本都在全球各个城市待着,你真的有机会了解到比国内同样环境下更多的一些机遇和机会。

总了个结:说实话,除了上面的三个板块兜底,留学生毕业回来后,你们的婚姻又何尝不是一次有质量的兜底。你的同学可能就和同学组成伴侣了。双方都是殷实的家庭,不存在谁去扶贫或谁又太过高攀。两者合力组建新的家庭,财富不是1+1的叠加那么简单,还有彼此的社会关系的叠加。

冲着这些点,留学这件事,本身就不会是一次亏本的买卖。你通过这些角度深度去思考,会发现的确赢麻了。而且即使最差的情况,也不会太差,毕竟孩子见过的东西太多了,可能比家长本人认知,条理更清晰。就很难被外界的一些情绪价值给拐骗掉。心中就是有一股子静气。人家都是只图表象的刷学历,好找工作,而看的更远,着手布局。很多人其实后半生就是为了子女,子女能被兜底,是大多父母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