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沿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穿过连绵碧绿的稻田,来到平果市黎明乡黎明村三多屯,黎明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晓林正带领全屯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乡村清洁和美化行动,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在青山茂林环绕处,爱桃村豆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农户家门前的杂物已被清理,屯内随处可见砌好的花圃、围好的菜园,三五位老人在古榕树下闲坐聊天。

高桥村塘班屯移风易俗戏台上,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的“以移风易俗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主题山歌对唱比赛正在进行……

据了解,黎明乡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治,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千万工程”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当前的实践证明,把好事实事普惠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就会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乡村振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群众来描绘,乡村建设有颜值

黎明乡根据各屯风貌和基础条件,挑选示范村分类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一屯一策”“一屯一韵”,让村庄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注重保留原始风貌,推进“微改造、精提升”,以“绣花”功夫描绘各具特色的乡村画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爱桃村豆屯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屯广场中央有一棵100多年树龄的榕树,代表顽强的生命、宽广的胸怀,也展示出该屯悠久的历史。“我们不砍一棵树、不填一口塘,在细微处改造,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花最少的钱进行提升美化。”爱桃村党支部书记韦昌剑表示,豆屯始终尊重群众意见,不盲目追求“高大上”,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用看得懂、能落地的小目标,从卫生治理、庭院美化这些村民迫切需要的身边小事入手,精打细算实施乡村建设。

据悉,爱桃村豆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群众纷纷对美化自家庭院提出意见,形成“一户一策、一户一景”方案,村屯干部带领村民持续开展建设工作。目前,该屯共清理房前乱堆乱放、破旧养殖棚舍、危房残垣断壁等13处,清除水塘垃圾及水利淤泥6处,并将屯内废旧砖瓦、闲置石块、闲置石磨物尽其用,砌成围栏、花坛、小路,在原有农家小院基础上,增添一份干净整洁和乡土气息。

群众齐出力,乡村建设有活力

黎明乡各村通过建立健全村民互助会、议事会和乡贤会等相关自治组织,让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

高桥村是百色市2021年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塘班屯作为黎明乡“千万工程”示范屯推进,几位老党员主动出力,将昔日“泥瓦匠”技术用于村庄美化靓化,砌出具有独特造型的花圃、菜园围栏,既美观又节省材料。

来到黎明村农念屯,党群服务中心、军人荣誉室、居家养老互助中心、笑脸墙、乡村光荣榜、清廉文化长廊等一一呈现,四周桑田连绵、柚子林茂盛。据悉,农念屯通过定期组织党员、人大代表、退役军人及乡贤等召开议事会、开展党员主题党日等活动,与屯内群众一起,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让各方力量在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特长作用。

黎明村三多屯群众多次共商对策,每个家庭出一个劳动力,整治屯内环境卫生,有的群众捐出青砖、红瓦、木材和石头等材料,给菜园搭建围栏,在门前打造小花圃,将小广场的古树提升为景观花坛。今年以来,该屯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投工投劳80人次,节省材料、人工费用6000多元。

群众能受益,乡村建设有内涵

在黎明乡,山川“绿色”是最鲜明的生态底色,革命“红色”是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黎明乡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宗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挖掘人文景观,培育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做活“林”文章、“田”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木材加工、林下柚子鸡、泉水鸭、黑米产业等助农增收,逐步实现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村民变股东的愿景,“千万工程”的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该乡注重保存“乡情民愿”,探索传承耕读文化、民间技艺,加强红色革命遗产保护和利用,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以“文旅+”助推村庄发展。

爱桃村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果芭蕉芋粉丝制作技艺的传承地,历史悠久,部分群众至今以此作为增收产业。该村豆屯热心人士岑小英表示:“我也想建一个屯史馆,让大家了解和运用我们的传统技艺,不忘辛勤劳作、团结互助的精神。”

此外,黎明乡党委指导各村讨论用好村集体经济收益,把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困难群众慰问等民生工程上。截至目前,黎明乡累计已有3个村从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取福利费用于奖学金和慰问金发放。

黎明乡还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屯级榕树讲堂、议事角等阵地,倡导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选,今年以来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11户,印制悬挂家风家训78条,群众荣誉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涵养化育。(黄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