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6日报道,研究表明,猿类和昆虫都可以从同类习得行为,这可能让它们产生文化积累。

灵长类动物有文化,这一点在多年前就已被接受。一个例子是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卡普阿斯河两岸的猩猩群。对这些动物来说,150米宽的河道是无法逾越的。它们在两岸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尽管在每个族群内猩猩们吃的东西几乎是一样的,但与河对岸相比,食物却相差60%。这些文化习惯能够以惊人的保持度代代相传。在科特迪瓦,考古证据表明,该地区的黑猩猩4000年前用作胡桃夹子的石头,与它们的后代现在用来做同一件事的石头是同一种。在巴西,也发现了类似的遗迹,7个多世纪以来,一个卷尾猴族群一直在用同样的工具开腰果。

作为通向认识动物日益复杂能力的科学道路的一部分,《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设想黑猩猩(以及许多其他灵长类动物)拥有文化的情况下,测试了动物的文化积累能力(这是人类的特征)。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何塞普·考尔解释说:“用金属曲别针夹住几页纸,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只因我们有文化积累的能力才得以实现。如今地球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制作一个金属曲别针所需的全部知识(从提取矿物到其他的一切)。这些知识分布在许多人身上,并经过许多代人积累而得。”

为了研究黑猩猩是否能够掌握超出其个体能力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对66只黑猩猩进行了测试。为了获得花生,黑猩猩必须与一种自动售货机进行互动。需要完成多个步骤,自动售货机才会提供奖励。黑猩猩需要拿着一个木球,拉开一个抽屉并使其保持打开状态,将球放进去,然后关上抽屉,这样花生才会掉出来。黑猩猩花了3个月时间试图解开这个谜题,但没有成功。然而,在人类教会两只黑猩猩解决这个难题,且这两只黑猩猩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能后,又有14只黑猩猩获得了花生。它们是从同伴那里学到的。

尽管这不是决定性的证据,但结果表明,它们可以学习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具体行为,这可能使它们具备继续积累创新并将其在代际间传播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文化积累尚未在自然界中被发现。

黑猩猩是现存的与我们关系最近的动物,它们的行为可以被解读为用于重建人类思维历史的活化石,但社会学习似乎并不是进化后期的成果。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一组研究人员证明,大黄蜂也可以获得自身无法发展出来的技能。在一项与黑猩猩接受的测试类似的研究中,一群大黄蜂面临一项测试,一旦通过,就会获得“甜蜜的奖励”。尽管它们无法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但在一些大黄蜂接受了以通过测试为目标的训练并向同类展示自己的技能后,其他大黄蜂开始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所有必要的任务以获得奖励。

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蜂类有任何被视为文化的行为,这也让研究人员好奇,如果不加以使用,为什么会出现有如此巨大潜力的能力。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员、该文章的第一作者爱丽丝·布里奇斯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大黄蜂具有累积文化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她指出:“它们行为中的一大部分一般被我们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实可能有某种文化成分。我们尚未发现这种成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寻找它,而且我们设想它是与生俱来的、简单的,因为我们设想的昆虫行为是简单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尽管大黄蜂有能力解决问题、在社会中学习并表现出灵活的行为,因为这对它们的日常生活有用,但它们不会建立文化,因为没有必要。(编译/苏佳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