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

有这样一群朋友

它们珍贵且数量很少

以至于被“重点保护”

甚至登上“危险名单”

成为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级保护物种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和中央企业一起

关注这群“迷人又危险”的朋友

认识它们,保护它们

和它们一起

守护美丽多样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鲟

大型溯河洄游性珍稀鱼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40多年来,中国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70余次650万尾,研究掌握全人工繁殖、人工种群遗传管理等技术,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中华鲟保护技术体系,并成功完成世界首个八倍体动物基因组中华鲟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投资建设的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也是江豚、胭脂鱼的活动密集区。项目设计方案数易其稿,大桥主桥最终采用主跨1160米悬索桥“一跨过江”的方案,不在水中建桥墩,这样既使中华鲟等洄游不受影响,也保证了长江航道不断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

我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自2011年起,中国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启动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成功建立了长江鲟的人工养殖模式。日前开展的2024年度长江鲟繁殖工作,累计出苗110万余尾,繁育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唐彭水水电公司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对长江鲟进行了人工驯养,并对其人工繁殖技术进行攻关,力求早日实现增殖放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口铜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

产漂流性卵河道洄游性鱼类,

2015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自2005年起,中国三峡集团持续开展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技术攻关,逐步攻克野生亲鱼驯养、性腺发育技术以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2020年实现了圆口铜鱼规模化繁育技术。2023年放流数量突破20万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豚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是长江流域独有的旗舰物种,

也是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精灵,中国中铁大桥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者,对项目人员进行保护长江珍稀生物专项培训,配备智能识别系统和救护设备,演练发现受伤江豚的应对措施,并定期对江域进行巡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薄鳅

鳅科中最大的一种,

为我国特有种类,

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易危级保护物种。

中国大唐观音岩水电公司通过野生鱼的采集与驯养、人工繁殖、鱼苗培育、鱼苗增殖放流等措施,累计向金沙江增殖放流长薄鳅58万余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沙鲈鲤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其物种保护

已成为金沙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保护

重要工作之一。

自2011年放流以来,中国华电阿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增殖已连续开展13年鱼类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鱼苗244万余尾,金沙鲈鲤26.3万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胭脂鱼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

分布于中国长江和福建闽江水系。

中国华电乌江公司思林发电厂从胭脂鱼亲鱼饲养到育种,培育形成一整套人工繁育系统,同时每年定期开展两次增殖放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水鱼

珍稀濒危鱼类,

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

对水质要求极高,

是乌江流域的生态指示物种。

中国大唐彭水水电公司鱼类增殖放流站联合西南大学专家,通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孵化出2万多尾泉水鱼水花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豹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易危级保护物种,

全球总数约为4000多只,

其物种保护

已成为三江源生态系统修复的

重要工作之一。

2017年以来,中国五矿通过慈善信托向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捐赠资金超过600万元,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基地、支持高原地区动植物科学考察项目,为追踪雪豹种群的规模及活动提供了科学支持,显著改善了雪豹栖息环境。目前,三江源地区雪豹数量已超过1000只,成为全球雪豹连片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洲象

亚洲现存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在中国,

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大约有360头,

数量十分稀少,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中国铁建所属单位参建的中老铁路项目,施工途经亚洲象活动区域,项目团队采购大量绿植对项目可见区域全覆盖,减少噪声污染与光污染,调查亚洲象活动区域、分布及迁移通道,调整便道走向、优化渣场选址,有效保护象群正常生活和迁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氏野马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是世界现存唯一野生马种。

20世纪中叶,

普氏野马在野外灭绝。

1985年起,

我国陆续从国外重新引入24匹普氏野马,

并于1986年建立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启动“野马还乡”计划,

通过扩大普氏野马种群并实施野外放归,

最终实现野外种群的自然繁衍。

2018年,为了保护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中国石油新疆油田舍弃了每年近7万吨原油产量,投入两亿多元资金拆除地面生产设施,将保护区内284口油水井全部封井。近年来,卡拉麦里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在不断恢复扩大。除普氏野马外,鹅喉羚、狐狸等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羚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近危级保护物种,

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

有高原精灵之称。

为保护青藏高原独有的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中国铁建所属铁一院设计团队采用人为扰动最小、对自然景观影响最小的线位方案,在不冻泉、秀水河等藏羚羊活动频繁的地段,建立了33条野生动物迁徙专用通道。

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有藏羚羊大产房之称,中国移动在卓乃湖建设了5G专网,架设了高清摄影头,对藏野驴、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进行实时观测,实现了野生动物保护远程巡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矮岩羊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中国华电苏洼龙水电站设立野生动物观测站并长期开展监测工作,设立矮岩羊舔盐点、饮水点,制定矮岩羊和小爪水獭保护方案,对电站周边居民进行野生动植物保育宣传。经监测,苏洼龙水电站库区野生动物观测比2015年新增30余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豹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一般只在夜间活动,

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

中国绿发千岛湖华美胜地在项目建设运营中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地共发现516种物种,还意外发现了豹猫的踪迹。作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动物,豹猫出现在千岛湖非常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白化小麂

我国共有黑麂、赤麂、小麂三种麂,

其中,黑麂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易危级保护物种,

白化小麂比黑麂更为罕见。

在福建安溪云中山保护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依托5G技术,携手保护区搭建了云中山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系统,通过资源移动AI监测系统,采集分析白化小麂等稀有动物生存繁衍信息,分析偷猎偷盗苗头和线索,强化偷盗偷猎预警能力和破案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酋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有物种,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近危级保护物种。

中国华电乌江公司索风营发电厂库区及坝周,因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了猕猴、藏酋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该公司建立了定点投食点,定期人工补充食物,栽种茅栗、椪柑、柿子等果树8.7万余株,为猕猴、藏酋猴提供丰富的采食来源,吸引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在此“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白鹳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全球的野生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被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定为

世界一级濒危物种,

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远程生态监测,借助5G+VR技术实时对东方白鹳的生活环境、数量、种群分布等关键信息进行监测,辅助相关部门共同探索保护东方白鹳新模式,加强黄河三角洲鸟类保护区科学管理。2022年以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东方白鹳繁殖数量均在450只以上,累计繁殖东方白鹳3198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勺嘴鹬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因嘴巴像一把黑色的小勺子,

它被亲切称为“自带饭勺的小鸟”,

也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2012年,国内首座海上风电鸟类观测站在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落地,十余年来,诸多鸟类研究专家和龙源电力职工对勺嘴鹬进行专业监测与研究,通过对鸟类种群、数量、迁徙时间等数据长期实地监测与统计分析,多举措为濒危候鸟迁徙“护航”。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中国电信搭建鸟类监测与保护平台,打造“5G+智慧景区”,为守护候鸟迁徙、做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字化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鹮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是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物种、

秦岭生态文化的重要标识。

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与汉中朱鹮保护局合作,建成5G+野生朱鹮监测分析平台,为朱鹮保护提供智慧方案,实现对栖居地朱鹮数量、种群分布等关键信息的监测、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秋沙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

被称为“水中活化石”。

它们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

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

也被誉为“生态试纸”。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凌津滩电厂所在区域有一处中华秋沙鸭栖息居所,为保护沅水流域生态,电厂年均投入超40万元开展河道清渣工作,在河道增设浮油收集装置并定期处理,每季度开展环保检测工作,做好环保知识宣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四局建设的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恢复溪流生境15.4公顷,治理湖塘17.7公顷,全岛水质达到地表准Ⅱ类水质标准,为中华秋沙鸭等多种濒危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凤头燕鸥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中交集团承建的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者们成立“环保突击队”,编制施工期环境保护专项方案,引入低噪音、低振动施工设备技术,采用高效防尘措施,设置鸟类保护标牌,为中华凤头燕鸥繁衍生息创造良好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颈鹤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近危级保护物种,

是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一种

繁殖和越冬都在高原地区的鹤类。

中国铁塔西藏分公司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点位结合5G、物联网等方式,对黑颈鹤等动物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测,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车辆进行监测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疣鼻天鹅

又名赤嘴天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易危级保护物种,

主要栖息在水草丰盛的

开阔湖泊、河湾、水塘、

水库、海湾、沼泽

和水流缓慢的河流及其岸边等地。

乌梁素海被称为“疣鼻天鹅的故乡”。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一局承建的全国最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治理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多年来,项目结合黄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海堤治理还原水体生态,修护湖体水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600多对疣鼻天鹅“回老家安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其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

体积最大的动物,

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

位于南加州海岸和海峡群岛之间的太平洋圣芭芭拉海峡,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蓝鲸聚集地之一,这条海峡也是航运业的重要通道,船舶快速航行给鲸鱼带来巨大危险。中国远洋海运自2018年参加“保护蓝鲸 保护蓝天”项目以来,已累计有111个航次安排相关保护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辐射陆龟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南部、

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岛,

在中国华南、华东等地有少量养殖。

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八局参建的马达加斯加9号国道项目位于辐射陆龟的栖息地周边,项目团队采取避开辐射陆龟生活区、“静音”施工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还与马达加斯加图里亚省环保厅共同建立了环保展览厅,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辐射陆龟、维护生物多样性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龟是非常温和的动物,

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约2亿年,

其中绿海龟蠵龟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濒危级保护物种,

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现如今它们正在极速消失。

国家电投上海电力胡努特鲁电厂地处地中海伊斯肯德伦湾,这里也是绿海龟和蠵龟的产卵繁殖区。为了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员工通过设计跨海龟产卵地大桥等多种保护措施,保证海龟产卵量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玳瑁

其外形与其他海龟大致相似,

最明显的特点是鹰喙般的嘴,

所以俗称“鹰嘴海龟”,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极危级保护物种。

哈电集团国际公司在承建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过程中,实施了海龟繁殖期监控保护方案,确保施工期间海龟的正常繁殖活动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都车前

三峡特有珍稀濒危草本植物、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通过春夏休眠应对水淹,

在秋冬枯水季节生长繁殖,

适宜于长江流域滩涂边坡栽植。

自2016年起,中国三峡集团科研人员对丰都车前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不断加大培育和保护力度。2021年,由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选送的4000多颗丰都车前种子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飞入太空进行培育。今年植树节之际,曾经遨游太空的丰都车前首次实现野外回归,目前正在开展“太空种子”的科学研究及野外回归试验,不断为珍稀植物的保护和地区生态修复探索新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珙桐

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为我国八大国宝植物之一,

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其生长在海拔1500到2200米的山林中,

种子自然发芽需要两年时间,

资源稀少。

为更好保护这一物种,中国三峡集团科研人员逐步将其搬入低海拔“新家”实现迁地保护,并集中创造良好的繁衍条件,探索先进高效的繁育手段,成功繁育苗木1万余株,目前三峡坝区已有数批珙桐迁回野外高海拔地带,重回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红豆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植株中提取的紫杉醇

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药物,

是集药用、材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

珍稀易危树种。

多年来,中国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持续开展植物多样性野外调查、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抢救保护红豆杉、荷叶铁线蕨等珍稀资源性植物1950种3万余株,成功繁育苗木26万余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洲大陆的千岁兰

是世界上唯一永不落叶

和寿命最长的草本植物,

它们被称作植物界的“活化石”,

也是纳米比亚的国花。

中广核在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建设前期,聘请当地植物学家,共同研究优化项目设计线路,成功保护了当地近200棵千岁兰。

雪豹从“濒危”降为“易危”

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

南方红豆杉由“易危”降为“近危”

近年来,在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

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下

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部分珍稀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

物种受威胁程度迎来“降级”

生物多样性保护,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久久为功

让我们行动起来

保护它们,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我们在一起,一个也不能少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各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