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不久,备受瞩目的大热门电视剧《庆余年2》终于开播。

观众们苦苦等候5年,更是打破了主演张若昀从不出演作品第二季的魔咒。

电视剧上线后,收视一路走高,光是1800万的预约观看人数就突破历史新高。

开播两日拿下1.09亿的播放量,第二名仅仅32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爆火开局场面,都来自于足够优秀的《庆余年1》带来的长尾效应。

它将观众们的期待值拉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电视剧后续能否复刻第一季的辉煌,播完后就能立见分晓。

电视剧改编自阅读平台最热门的大男主小说之一,小说在网站上边拥有大量读者。

这些核心粉丝口味刁钻,对改编电视剧天然就带着不看好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亏了编剧王倦妙笔生花,在不脱离原著的基础上,写就了扎实精彩又足够有笑料的剧本。

外加一众实力演员的倾情加盟,才有了电视剧的空前成功。

此后为了第二季的拍摄,制作团队多方沟通协调,确保了原演员阵容的保留。

但在新加入演员的选角上,在角色海报公布时,已经引发了一场唱衰的舆论。

不少人认为剧方将有名气女星顶替原本小演员的做法不太好,连带对女星的好感度也下降不少,可惜小演员哪里有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更多人看来,这件事无足轻重,更重要的还是剧情是否能接住观众过高的期望。

02

第二季开播后,剧情与人物的发展,在剧外却变得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第二季对味了,就是这样充满笑料的发展。

也有观众却有满腔的批评,人物脱离原本设定,剧情走向成谜。

更有剧本掺水的嫌疑,在他们看来,第二季是远远比不上第一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有足够优秀的第一季珠玉在前,第二季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更很难超越第一季取得的佳绩。

能够稳住口碑,第二季便已经赢了。

槽点一:剧情拖沓

观众吐槽的点,大多集中在剧情上。

本就只有36集的电视剧,光是在主角范闲假死这件事上就折腾完5集,还仅仅发展到范闲回到京城。

集数不多,剧情发展还拖沓,心急的观众自然受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槽点二:人物设定偏离

其次便是在人物上,他们认为剧中人物的不少表现,脱离了原本的人物设定,编剧有强行安排其走剧情的嫌疑。

或许是第一季的走红,让不少演员都看上了这部剧,也让更多资本看上了这部剧。

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导致出场角色爆多,但很多角色没能产生观众所希望的化学反应。

希望后续发展能有机会,复刻昔日滕子京的辉煌。

但就目前来看,好几位演员的演技已经受到了不少吐槽,不挨骂就算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新人演员们的演技还需磨炼,就来到全员老戏骨的剧组,对比效果过于惨烈。

若是一般的电视剧,新人演技差,其他人演技也没好到哪儿去。

但在这部剧,演技差就是万恶之源。

毕竟演技好的人太多,难得有演技不好的,便成了最突出的那个。

自己实力不够还硬要接拍,那就只能被人认为是关系户。

希望这些演员们,接戏也得多用心,不是热门剧组就更好,还得适合自己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槽点三:广告“连环套”

观众反感的另外一点则是,第二季的广告着实太多了。

有网友精准评论表示,“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招商得乐开花,剧还未播出,就收获了盈利。

这些哪里是广告,分明都是来给钱的“好心人”。

剧方倒是赚足了广告费,苦了看剧的观众,明明买了VIP,却依然得看不少跳不过的广告,那这VIP买来有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总的来说,第二季开播不到8集,并没能达到第一季那样好评如潮的地步。

反而多了不少恶评,评分软件上的一星也是额外多。

或许其中有多家在浑水摸鱼,但第二季的质量不太行,也是主要原因。

制作组们用五年的时间,端出来的不是至尊美味,反而众口难调,这一点是无法洗白的。

可见观众们的期待值,不能全算作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第二季才播出了几集,质量到底如何,还得往下接着看。

前五集多为编剧的原创发挥,后续就将回归小说原著,期待后续剧情能稳下来。

否则,若是《庆余年》都无法获得成功,那么此后的大爆剧,或许再难有第二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它不要让翘首以盼5年的观众们失望

更希望它不要从当初的好评如潮,变成人人吐槽的狗尾续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