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顾名思义的两种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孙延宜专辑/2024年/049(随笔)

在一些文章里,看到“本洋”“英洋”之类的银元名称时,往往会一头雾水。尤其是有的作者连自己都没有弄清楚,把它们安错了位,误导了读者,实属不该。

“本洋”是西班牙银元的俗称,是西班牙殖民墨西哥后用墨西哥白银所制造的一种银币。明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流入中国,清代开放海禁后大量进入上海。根据银币上的图案,本洋可以分为好几种,其中最有名的是双柱洋。那为何称之为“本洋”呢?这是因为当时进入上海的银元成色不一,而西班牙银元有固定的成色、重量,使用方便,成为大宗贸易的结算货币,也就是“结算本银”或“本位银洋”,所以西班牙银元又被称为“本洋”。由此可见,“本洋”并不是中国制式银元,有人“顾名思义”自然是错误的。

英洋”指的是墨西哥银元。因其币面图案为鹰叼长蛇的展翅雄鹰(墨西哥国徽主要元素),故通常被称为鹰洋,后人或误以为该银元为英国所铸,或图简省笔画,而讹写为“英洋”。1821年墨西哥推翻西班牙统治宣布独立,此后利用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铸币技术和设备开铸银币。鹰洋在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大量进入上海,并取代了原“本洋”的地位。同样的,“英洋”“顾名思义”也是错误的。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币制改革法令,规定以新发行的“法币”取代银币,银币不得作为流通货币,于是鹰洋正式退出流通。这里的“法币”即法定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不是什么法国货币。

作者:孙延宜,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