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抄袭人民币的“本币互换”?美联储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有何用意
美联储突然联合英国,日本,瑞士央行欧洲央行搞起了“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
是的,没错,和我们的人民币“本币互换”好似换了一个名字,美联储现在都懒得思考了,拿来就用。
问题是美国最不缺的就是美元,这个时候搞什么“美元流通性互换协议”?
这背后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否可以如此理解呢?
即美元被堵在美国家里波涛汹涌,世界各国却逐渐减少了美元的流通呢?
所以美联储搞这个动作就是为了泄洪?
泄什么洪?
自然是在美国自己已经泛滥成灾的美元了。
可是美联储这波操作,是不是会沦为“东施效颦”?
人民币的“本币互换”本质上是希望去美元化,是要换掉人民币的锚:美元。
人民币的“本币互换”最大的依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几乎没有对手的新能源产业与发电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此次“东施效颦”的“美元流动性保障”依托的又是什么呢?
(美联储流动性互换协议消息摘自网络消息,如有与事实不符,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