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能农业是我于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负责编纂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当时,通过与全国300多位农业专家们的交流,我认为,未来农产品应该要走向“营养化”“功能化”,为人们“吃出健康”提供科技支撑。正是这一判断,才有了今天的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

功能农业概念自提出之后,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3年。对一个新兴学科而言,十几年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总结过去研究成果、思考当前认识时,我们能感觉到尚存在很多不足。但总的来说,功能农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具有了初步的框架、边界和方向。未来,针对功能物质从岩石到食品、从种子到食品的研究,还有着很多的空白需要填补,很多的理论、机制需要深化和探索。应用实践中,各重点地区之间应该互相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这样功能农业理论研究一定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清晰,功能农业实践也一定能够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壮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其国

2021年7月1日

什么是功能农业?

功能农业( 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 2008 年由赵其国院士率先提出的农业新概念它是指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农副产品,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生物化合物)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我们称这些有益健康成分为功能成分或功能物质。目前,功能农业的科学研究围绕创新链“岩石—土壤—作物(动物)—食品—人类”各个节点及中间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能农业是怎样提出来的?

功能农业是 2008 年由赵其国院士在《中国至 2050 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次提出。它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如富硒、富锌及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功能农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怎样的技术路线来实现?

功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国家和地方科研资源,以功能营养素为单元设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并在主产区建立若干个功能农业产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主要职能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功能农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功能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包含功能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农业的强化保障技术、功能农业的质量控制技术、功能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功能农业的健康评估技术和功能农业的大数据及应用。

功能农业有什么标准?

功能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涉及三个方面, 分别是:功能农业的产品标准体系、功能农业的检测标准体系、功能农业的产品认证标准体系。

1)功能农业的产品标准体系

功能农业的产品标准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逐步建立,依次是:功能农产品的功能物质含量标准、基于吸收有效性的矿物质摄入量标准、功能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

2)功能农业的检测标准体系

功能农业的检测标准体系应包括微量营养素、其他生物功效成分、营养标签标识等方面。通过实验数据与标准对比,对检测样本进行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3)功能农业的产品认证标准体系

功能农业的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应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依据功能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做产品的过程追溯认证;另一个是终端产品的功能物质含量达标检验。更长远地说,随着功能农业的深入发展,还将对功能农产品的功能进行验证性认证。

未来发展是什么样子?

功能农业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吃饱之后,就开始追求更高的品质,绿色有机带来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功能农业则带来了更多营养与功能。未来 10 年,功能农业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功能农业更加普及;营养化走向功能化;功能农产品品种倍增;科技创新体系与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加速建立;农业、旅游、康养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断提升;科技与产业协同日益紧密。

本文摘编自《功能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有删减,图片来源于该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能农业: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03-075039-6

赵其国 尹雪斌 主编

责任编辑:周 丹 曾佳佳

功能农业是一个新兴的农业交叉学科, 从理论到实践也具有较大跨度。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功能农业理论概述,第二篇富硒功能农业研究进展,第三篇全国功能农业实践案例。第一篇包括第1~5章,涵盖功能农业的基本理论,并阐述了功能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情况。由于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也是我国功能农业体系中研究基础最好、最成熟的方向之一,对其综合阐述有助于读者对功能农业方向的研究方法、发展路径和实践重点加以了解,因此本书设计了第二篇,包括第6~10章。第三篇包括第11~19章,本篇重点阐述山西、广西、宁夏、河南、陕西、湖北、江西等成效显著的功能农业实践地区,并对全国功能农业的发展做了展望。
本书可供功能农业研究者、高等院校师生和功能农业产业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文编辑:洪弘)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