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请问,您的女王今年年龄是多少呢?" 道光帝不以为然地询问。

"23岁。"

问完这个问题后,道光帝接连又问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注定了清朝最终的悲剧。

道光帝当时究竟询问了哪些愚昧无知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傲无知的爷孙

据称,这位俘虏乃英国籍,据悉是在广州被捕获的。

听说是英国俘虏,这消息让道光帝兴致勃勃,因此他决定亲自审问这个外国人。

随后,皇帝道光提出了一个极为愚昧无知的问题。

"如今,你们英国人身处何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威严的大清皇帝,竟然连英国的位置都不知道,而且不仅仅是他,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同样一无所知。

道光帝有些困惑,因此他要求拿来一张地图,让俘虏标绘英国的疆域。

道光帝画完俘虏后,不屑地笑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道光帝看来,英国实质上就像是自己的邻国日本一样!它们都是规模微小的国家,甚至不及大清朝的一个省,而且都位于岛国。

道光帝此外认为,他的国民只需一人一口唾沫即可将那个岛国淹没,因此毫无所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清朝两位才华横溢的皇帝,可谓“乾隆前启,道光继承”啊!

尽管乾隆可以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君主,但与他的孙子道光一样,他们都缺乏知识和见识。然而,乾隆在这方面还稍稍超过了道光——至少他还知道英国的位置。可见,时代真的是不断进步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乾隆年间,有一位英国人叫马戛尔尼曾抵达皇朝。他接受英国国王的命令率领一支使团前来向乾隆帝致贺。

尽管看起来是在庆祝生日,但实际上英国的目的是为了开放清朝的贸易门户,即使需要特意设立一些贸易口岸也在所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友人前来庆贺他的生日,乾隆自然欢喜不已,毕竟他的声名已传至国外。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乾隆感到相当不悦。

官员说见到乾隆帝后得下跪,但马戛尔尼听了坚决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举动太丢脸了,有损于自己的绅士风度,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才导致了这种意见上的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得知此事后愤怒异常,直言:“若你们不跪,我亲自将你们驱逐出去。”

英国国王为了这次出使做了数月的准备,而马戛尔尼一行则耗费了近一个月才抵达目的地。既然经历了如此艰辛,他们自然不愿白白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避免被赶出去,马戛尔尼不得不同意跪下。

乾隆态度傲慢,使得马戛尔尼等人后来虽然成功接见了他,但其言辞受之前事件的影响,令乾隆对海上贸易的建议愤怒地加以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戛尔尼在会见乾隆时,特意呈上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其中包括许多由英国国王亲自挑选的珍品,如当时英国最先进的战舰模型。

那艘战舰在当时被认为是全球最先进的,比大清的陈旧木船强得多,然而乾隆却对其不屑一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埋下的隐患

如果乾隆能够察觉到这艘先进的战舰,凭借其聪明才智,他必定会认识到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尽管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乾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放开通商口岸,更不用说派人到英国学习了,因为他是一个坚定的封建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乾隆皇帝威势非凡,满口“天朝物产丰富……”自视甚高,自信身居世界之巅,岂肯低头向他人谦虚学艺。

对于乾隆来说,闭关锁国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项承袭自祖先的传统。他们子孙顺从听从,又岂能背弃这一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清时期的统治抛弃了中华民族的谦逊和以礼待人等优秀品质,这正是封建社会的极大弊端所在。

乾隆在与马戛尔尼的会面后,特意安排了一次南下之旅,以展示大清的国力和壮美景观。然而,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成为这场戏的笑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特意安排八旗子弟为马戛尔尼表演,然而他们的表演却未能引起马戛尔尼的兴趣,令乾隆大失所望。

在马戛尔尼的观点中,清军被视为花拳绣腿,而他们所持的武器破旧不堪,毫无先进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戛尔尼并未被周围迷人的景色所吸引,而是眼前的老百姓的饥寒交迫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感慨万千。

这个强大的帝国在他们看来,竟然到处都是饥民。这表明,大清帝国表面强大,实则内弱。

马戛尔尼记录了他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渴望着与英国国王分享这段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当时的大清逐渐步入衰落,但它在对抗当时的英国方面依然有着一定的优势。毕竟,那个时候的英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尽管这次与大清的外交使命没有开启贸易通道,但它成功地教育了英国人认识到清朝本质,并为未来埋下了潜在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自乾隆开始,历任皇帝一个比一个不如前,而道光恰逢成为见证新时代的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