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深刻理解新时代、生动表现新时代,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新时代文艺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以总揽历史长河的雄浑气魄,联结东西,贯通古今,审视人类文明的传统与轨迹,探寻时代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眺望正在生成的壮阔未来,擘画新时代文艺的光荣与梦想。中国艺术家以开阔的视野纵览时代洪流、历史沧海,以辩证的思考穿透壮阔现实、浩瀚生活,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勤瀚,生于1964年,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香港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央美術學院李可染、李苦嬋、蔣兆和入室弟子王振中老師學生。历任大韩民国世界文化交流协会特聘顾问、民族书画院院院士。被中国书画报评为十大杰出人物。

自幼酷爱绘画,受家族的影响,自幼习画,至今已四十余年,一直悉心钻研国画之精粹,倾尽二十余年在西南地区巡回写生。

勤瀚主席的画作以山水画为主,他深受李可染的影响,强调“意境超越形象”的创作理念,力求在表现山水的同时,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悟。他的画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观者可以以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

勤瀚主席的画展得到了各界人士以及众多艺术名家的祝贺和支持,国家画院画家范扬发祝贺说:勤瀚先生精耕传统,勇于创新,在当代画坛影响巨大,我祝展览圆满成功。齐白石弟子、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永泰老先生感慨勤瀚主席的作品墨迹深韵、造型神奇,称赞其为难得的大才。众多业内前辈认为,勤瀚主席的画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

拜读勤瀚先生一系列关于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的风景画作,如身临其境,仿佛是漫步在那缥缈、朦胧、弯弯曲曲的村道早晨里。那袅袅的炊烟与高山迷茫的雾气伴着若显若现的吊脚楼,画中有诗,笔下含情,你的身心就会顷刻得到一片宁静与净化。

勤瀚能通过手中的画笔把贵州的苗寨风情与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痴似醉,实在令我感到非常的震撼在没有与他见面认识之前,在我心中,他除了是一位出色、优秀的画家外,肯定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但是,意料之中有错落也有吻合之处,他虽不会写诗,可是他每一幅山水画都是一首壮丽的诗篇。

欣赏勤瀚先生的山水画,有几点比较突出的地方:

一、是他崇尚自然,注重传统。在大量的写生腹稿中兑现为自己的笔墨语言;又从传统中探索变异机制,从现代西方艺术中广泛汲取新的表现因素。既不改变山乡村寨风景原有面貌,又将山水、吊脚楼、民俗等风土人情与绘画表现元素结合,活色生香。

二、是他的审美意趣皆出自笔墨。尊重传统而不泥古用墨大胆,富渲染而不散;点划精练,运笔厚而不滞;设色清雅,亮丽而不浮。整幅画面,层峦叠嶂一波接一波,莽莽苍苍,一派恢宏,使我再一次感悟到中国传统笔墨的魅力,而勤瀚又给这传统的笔墨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是他的思想情怀透过画面的布局与整体表现的风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最深的印象便是勤瀚山水画画面气韵生动,观后能令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他那驾轻就熟的笔法将苗寨的清秀、润丽、古朴表现得一览无遗。一条斜坡曲道,两栋吊脚木楼,三处小桥流水,四漫半山烟雾,五六个早出晚归的勤劳乡民「十里不同俗」的村寨风情尽收他的画卷中。

评判一个优秀与具有成就的书画家,作品水平的高低是最大的说服力。而不是现在书画界的浮躁风气以炒作、拍卖价格高低论英雄。近年来,勤瀚的作品很少在拍卖会上出现,也极少看到他在专业媒体上的宣传与报道,这与他热情创作,低调为人的性格有关。虽然他的作品经常在各种展赛中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也经常作为政府的赠送礼品,这些荣誉在别人眼里是个很好的炫耀资本,但是勤瀚却毫不在意。他常对我说,这些东西都是过眼云烟,画家只有好作品才是最大、最永久的财富。

记得有一次我跟勤瀚建议,说你为何不在广州自己开个画廊?他给我回答是,他的作品不缺销路,都是那些具有书画极高鉴赏能力与卓著远见的大收藏家定期收藏。还说画家面对市场的挑战与冲击,应该平静理性看待,一切应顺其自然,要做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与贫贱。对着这位淡薄功名,不刻意追求利禄的画家,在当今的经济社会里,使我暗生敬佩。在山水国画的探索与创作道路上,勤瀚正处在旺盛的年龄段,这个阶段是他大量出精品的高峰期,我期待他在这条寂寞、孤独的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其山水作品于传统中见创新,于凝重中见清丽,形神兼具,颇显功底,被业内权威人士誉为西南山水画的领军人物。国画山水作品数次入选国家级、省级美术大展,数十幅作品被中央领导、军委领导及省领导收藏。

美国、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美术爱好者、企业收藏家收藏作品上百幅。国内外报刊、杂志多次对画家及其作品刊登报导。

来源:创荣时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