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成巴以冲突结束,也为了挽救巴勒斯坦民众于水火之中,当地时间5月22日,欧洲的三个国家——挪威、西班牙以及爱尔兰同一天官宣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这历史性的一幕却让美国政府急眼了。

(看到欧洲三国官宣,拜登政府急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欧洲三国官宣,拜登政府急眼了)

据环球网报道,对于欧洲三国同一天官宣的一事,拜登政府似乎很不满意,甚至提出了一个“荒唐”建议,即应该通过谈判而非单方面认同的方式来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国提出的这个建议实在是荒唐,注意,这里的荒唐并不指的是通过谈判的方式实现“两国方案”荒唐,而是这种建议从美国政府嘴里说出来显得很荒唐。

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想要实现某种目的,双方坐下来谈判确实是达成目的的好手段。但问题的关键是,谈判有用吗?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心知肚明,毕竟美国10年前就已经主张谈判了,如果谈判有用,何至于拖到现在?

如果说以色列是谈判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那么美国则是放下这颗绊脚石的帮凶,不妨来捋一捋在过去,美国和以色列在促成“两国方案上”使了多少绊子。

一、巴以和谈的第一个十年(1990-1999)

在这一阶段,美国积极地充当巴以和谈“调停人”的身份,尽管在多方的努力下,巴以谈判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规定了在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加沙地 带的巴勒斯坦人参加选举的多种模式等。

但好景不长,随着内塔尼亚胡的上台并提出“以安全换和平”的主张后,巴以和谈被迫搁浅。

(内塔尼亚胡上台导致初始和谈终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塔尼亚胡上台导致初始和谈终止)

二、巴以和谈的第二个十年(2000-2009)

进入千禧年后,巴以和谈仍未现曙光,巴以问题虽然仍是中东和平进程的核心,但这十年它在中东事务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甚至逐渐被边缘化。

在这个阶段,巴以双方既和又打、边谈边打,冲突与和谈交织进行,和谈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下,美国也无心也无力单独主导巴以和平进程。

三、巴以和谈的第三个十年(2010-2021)

这一阶段以色列非但没有撤军、退出占领的巴勒斯坦边界,反而不断侵占、蚕食被占土地并不断修建犹太人定居点,违反了国际法的规定,将其占领行为“事实化”。

此外,由于巴勒斯坦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先后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联合国的观察员国,激起了以色列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弹,变本加厉在犹太人定居点上大做文章并以国内法赋予其合法性。

虽然美国嘴上说的挺好,支持巴以进行磋商,但却在巴勒斯坦想要“入联”时进行了一票否决,这是美国第一次亲手终结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

(美国十多年前第一次终结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十多年前第一次终结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

四、巴以和谈的第四个十年(2021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巴以之间不但没能出现和平的曙光,反而种下了更深的仇恨的种子,以色列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而就在前不久,美国在联合国上的一票否决第二次终结了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

但这一次,越来越多的国家看不下去了,选择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而欧洲三国同一天官宣也说明了这点。

随着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愈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巴勒斯坦建国的必要性,只有巴勒斯坦建国,才能真正解决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才能真正让巴以之间的纷争画上一个句号。

(苦难的巴勒斯坦民众终将迎来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难的巴勒斯坦民众终将迎来希望)

当支持巴勒斯坦国的阵营越发强大,以色列和美国身上背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是一个好兆头。

希望是苦难面前的一丝慰藉,当希望的种子萌芽时,属于巴勒斯坦民众的春天或许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