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赖芳杰

5月21日,据北京头条报道,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正常行驶过程中,与一辆标有“城市管理执法”的车辆发生纠纷。视频显示,在双方交涉过程中,一位身穿蓝色城管制服的男子,突然躺地并持续拍摄视频。济南市公安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分局大桥派出所回应,目前事情正在调查中。

而就在今日,在官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网络又传出拍摄视频的私家车主被拘三日的消息。虽然“被拘”传闻并没有得到核实,但点燃了“拍摄城管‘碰瓷’反被拘留”的舆论热点,网友态度倾向“一边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碰瓷式倒地都不应该,穿着制服拦车碰瓷,损害的是政府形象。城管倒地“碰瓷式”执法,并非孤例。就在本月,云南个旧路政执法人员,为阻止违法车辆逃离,也采用了类似行为,被网友质疑。在紧急情况下,个别执法者采取不正当的方式,造成过激执法,在某种程度上有损执法部门公信力。

而反观被“指责”的城管一方,给出的信息与不少网友认定的“事实”出入很大。据大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回应华商报称,当天他们在查处一“渣土车乱倒”案件,从执法记录仪来看,渣土车在开到空地倒渣土时,执法车极速行动,结果这辆私家车就紧急将执法车别停,别停后渣土车便逃走了。后期,车主还纠集了两辆私家车,形成了和执法人员的对峙。街道表示,有三段完整视频记录了现场情况,已提交公安机关,暂时无法公开。此外,街道提及相关证据显示,这辆私家车与渣土车“有关系”,疑似在为渣土车打掩护。

在网络时代,执法者在群众镜头之下执法是常态,不可避免。细节流程、言语规范,都在接受监督甚至批评。以此事件为例,公众接收到的只是私家车一方的视频信息,提供信息是否片面、还原现场是否准确,很难判断。不少网友很有可能受“一家之言”影响,被动接受先入为主的观点。

如何消除公众误解,只能是事实来说话。对于此案例次生的舆论热点——“拍摄者被拘”,相关部门应正面回应。如果情况属实,也应向公众解释理由。对于事件全貌,相关部门更应尽快厘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质疑。同时,也应提升媒介素养和应变能力,让真相永远跑在流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