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22日,良庆区法院走进南宁市励志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真实的法庭情景再现,使学生们对司法过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切实帮助他们补足“法律之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模拟法庭——真实法庭的生动再现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一记法槌敲响,庄重而神圣的“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序幕。一名“被告人”在两名“法警”的引导下,缓缓走到被告席,整个教室瞬间变得肃穆而安静。

庭审现场,学生们各自扮演法官、律师、被告、公诉人等角色。身着法袍的“法官们”端坐在审判台上,认真把控整场庭审;“控辩双方”举证、质证、交锋激烈;“被告人”认罪悔罪,真诚反省。从宣布法庭纪律、核对被告人身份,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作最后陈述、当庭宣判,严格按照规范化庭审程序进行,高度还原了一次真实庭审场景,严肃而又紧张的庭审氛围让“旁听席”的师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神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法律教育——从角色扮演开始

庭审前,该院干警王婧化身“王老师”,耐心详细地就“审判法庭”的格局布置和控、辩、审三方的分工与职责向现场的师生们进行了介绍,同时引出模拟法庭中的案例,向大家普及了盗窃罪的形式和危害,让学生们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好投入到角色扮演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和司法程序的严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法庭是这样审案的,从公诉到辩护,再到法官的裁定,每一步都非常严谨。”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道。

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同学们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度参与其中。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法律程序和法院工作,同时也让他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牢记一切违法犯罪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03

真实案例——深层次的法律警示教育

这次模拟法庭改编自真实案例,被告人杜小甲伙同他人盗取被害人电动车,取保期间再次实施盗窃,之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交代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盗窃作为未成年人犯罪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警示教育的深刻意义。选择该案例进行模拟法庭不仅展示了盗窃这一行为的违法性,更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红线就在身边,未成年人的身份并不是犯罪的保护伞。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每一个不法行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增强同学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良庆区法院将立足新时代校园司法需求,结合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参观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他们的法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将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密切合作,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用法治护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文字:王 婧

图片:吴亭亭

编辑:徐鸿春

审核:罗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