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大汽车(00708.HK)停牌的原因正在慢慢浮于水面。

5月22日深夜,恒大汽车突发公告,附属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本公司的附属公司(以下统称为“相关附属公司”)于近日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下发的函件。

公告指出,相关附属公司自2019年4月29日起与相关地方行政部门签订一系列的投资合作协议。因本公司未按相关协议的相关条款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要求相关附属公司解除相关协议;向相关地方行政部门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19亿元,相关附属公司并需互负连带责任。

目前,相关附属公司计划向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致函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在恒大汽车历年年报中的“递延收入”政府补助部分,2018年至2022年间,政府补助增加数据分别为0元、13.63亿元、11.94亿元、4.09亿元、0元。

恒大汽车坦言,若上述要求最终执行,将对公司及各相关附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同时,公司股票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上周五(5月17日),恒大汽车股票在开盘半小时后迎来大幅拉升,盘中一度暴涨超70%。但临近11点时,恒大汽车便在港交所发布了短暂停牌公告。停牌前,公司股价涨幅为53.23%,报0.38港元,公司总市值约41.21亿港元。

彼时,业内大多数声音认为,恒大汽车的停牌与“中东财主”纽顿集团(NWTN.US)的战投失利有关。

2023年8月14日,恒大汽车曾宣布,公司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纽顿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有6亿元过渡资金将自公告后5个工作日开始陆续到账,双方拟议的交易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同时,恒大集团、许家印等债权人通过认购恒大汽车新股份抵消恒大汽车结欠的208.95亿港元债务。

但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包括恒大汽车、中国恒大(03333.HK)及许家印在内的所有“恒大系”关联方接连陷入重大危机,这让远在中东的纽顿集团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恒大汽车的合作是否还有必要性,而该公司是否又能承担牵手恒大汽车后所带来的风险。

今年4月5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与纽顿集团签订的战略投资协议终止,公司此前拟议的交易及债转股的条款修订尚未取得任何进一步进展,拟议交易及债转股将不再进行。

事实上,搭上“中东财主”是恒大汽车最快的回钱方式。但随着纽顿集团的撤出,还有亟需退回的19亿元政府补贴,恒大汽车肩上的重担变得更加沉重。

据公司2023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恒大汽车实现营收约13.4亿元,较上年同期约1.34亿元的营收增长了10倍。其中约11.36亿元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占据了整体收入的八成以上,而主营业务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贡献率不足11%。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汽车还深陷亏损泥潭,自2019年成立至2023年末,恒大汽车累计亏损约1108.41亿元,其中仅2023年便亏损约120亿元。

负债方面,截至去年底,恒大汽车的负债总额高达725.43亿元,包括借款264.84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430.12亿元、其他负债30.47亿元。同期,恒大汽车的资产总额约348.5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29亿元,远不足以覆盖借款。

恒大汽车表示,将全力以赴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筹措资金以维持集团生存及未来的发展计划,但就目前来看,恐难见愿意倾囊相助的投资者出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