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我们在芯片领域的情况令人担忧,华为作为5G技术方面领袖由于美国的芯片断供,上千亿的业务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市场份额由全世界的20%骤降至4%,可以说被折磨得毫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但短板也很明显,就是长期过度地依赖进口。但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正是由于美国方面的高压,导致我国加强研究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华为能够突破28纳米的大关,那离我们胜利的目的地就进了一大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其实有很多不容乐观的地方,好比说中国市场存在着比之芯片断供还危急的情况,就是科研仪器的行业,重进口轻国产的情况屡见不鲜。

我国科研仪器的整体情况

在2010年我国就正式取代美国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可有些高端制造业的细分领域,我们比之欧美发达国家至少落后了20年!就比如说科研仪器这块领域。全世界的科研仪器企业排名当中,前20名并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上其榜单。几乎全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其中佼佼者中的头部玩家就是美国的赛默飞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科研机器就是一些高端设备上,比如质谱、电镜等等,超过90%都需要依靠国外进口,而每年我们所耗费的金额甚至达到了400亿元。

宏观来看,全球的科技强国近乎都是科研机器制造强国。

如果中国也想成为全球级的科技强国,对于高端的科研仪器,我们还是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有一部分人觉得利用别的国家现有的技术,引用他们的机器就好了,可是这个行为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不发展就会退步,一直依赖进口会导致我们的科学发展能力停滞不前,会造成“卡脖子”的局面。

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2018年3月5日时,李克强总理说这么一句话:“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次告诫。而对这句话深有感触的人大有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对中国自主是否能够制造科学仪器设备感到焦虑。他说了这样的话,对中国生产生命科学领域的仪器设备的制造而言,中国还特别落后。因为主要用的仪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要是谈谈品质、质量都还有相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进口轻国产景象很常见。虽然最近几年来中国对科研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越来越大,但是国产的机器还是不那么好用。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尴尬的局面呢?

这主要是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为对研究设备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长期的研究反复地测试等等。像全球的科研巨头美国的赛默飞企业,在19年的收入只有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才405亿元,这仅仅只是其他热门企业的一点零头。

这样的情况是很难吸引到企业下血本投资和研发的。有的科学家表明,中国在科技设备上面其实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甚至断言道,说我们中国众多科研行业的厂商加在一块也不能打败一个美国的科研企业。

这样的话多令人痛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势必要打破长期以往的景象,可谈何容易?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曾经指出过:仪器仪表虽然仅仅占了工业总产值的4%,但是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甚至超过60%,可谓是一条不可忽视的命脉。在这么关键的领域,我们却受制于人,这个局面势必要被打破。已经刻不容缓了!

面对如此严酷的现状,我国应当认真分析自身原因,然后对准症状,即刻下药。

举个例子,我国的科研仪器企业缺少工匠精神,对众多科研仪器的技术性能、耐用性等等都没有达到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当全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仪器制造行业的经验。

比如说美国的赛默飞企业,他们的行为成功引导产业升级,这就值得中国企业参考。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从06年以来,赛默飞企业发起了200多次并购。在这其中一次较高的收购,是在2016年,用42亿美元并购了冷冻电镜厂商FEI。

虽然对于目前而言的中国,中国科研相关企业的体量和规模,也许只能达到被其他巨头并购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应该乐观地想,要是有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由于有大量资金的涌入,那么我们科研仪器行业一定能够更快地崛起。就像是如果国家定下了“以国产为主”的科研仪器购置政策,而且为中国科研仪器制造的企业能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等等。
其他方面上,若是想在科研仪器上获得突破,不仅仅要依靠市场。发展我国的科研设备,还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

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

相信伴随国家对发展科学仪器的重视,并不断地对仪器科研资金投入加大,然后在有关的部门、仪器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奋斗之下,我国高端科研仪器的研究、制造以及应用之路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