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婚之俗,古已有之。可在清朝直隶河间府,却发生过一桩咄咄怪事:

有户人家的女儿,竟然被一位大妈抢去。一不为拐卖,二不为报仇,大妈也没有儿子,难不成还能留着自己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妈抢婚

当时的直隶河间府献县某村,有户人家半夜被一群大妈破门而入,将待字闺中的女儿,从床上拉起来就走。

可怜夫妻二人,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对方人影幢幢,不下有十几号人,加之事发仓促,只能眼睁睁看着“绑匪”扬长而去。

待到左右邻里闻声相救,追到村外也傻眼了:

这伙人明显做了周密安排,事前准备好四辆马车,“劫匪”得手后,分别乘着马车四散逃遁,片刻都没耽误,根本就无从追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亮后,徒劳无果的众人聚集商量:

那为首 “劫匪”的身形面容,经过事主仔细回忆,很快就有人惊呼,此人不就是邻村的黄大妈!

可正因如此,才更令人摸不着头脑。好好的一个人,为何要绑架人家的女儿?

事主反复思量,自己家跟黄大妈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连认识都说不上,实在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

难不成是抢亲夺婚?又有人嚷嚷道,不可能,根本不可能!黄大妈就是一个孤寡孀妇,儿子都已经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杀到邻村,黄大妈家果然已经是人去屋空,问其村人原因,也个个摇头摆手。

不管如何,“劫匪”算是确认无疑了,无奈之下,也只有去县衙报官。

二:半村入狱

县令接到报案,也直呼咄咄怪事,当即下了拘捕牒文,先把人逮到再说。

可要想逮到人,又谈何容易。

黄大妈早年守寡,丈夫很早前就死了。她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大,没想到前段时间儿子也死了。就这么孑然一身,根本无牵无挂。

她的那些同伙,都是这村里的大妈,也早就四散逃亡,没有一点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顺着案发时的马车追踪下去,这群大妈还挺有反侦查意识:

捕快顺着追了十几里地,就见这些马车纷纷下了官道,专走崎岖小径,横斜曲折,弯弯绕绕,把人都要绕晕了。

好不容易查到几间路边小店,疑是她们曾落脚之处,可这伙人俱都晓行夜宿,在某个地方从来不会停留超过一天。

那年头也没有天眼追踪,很快就线索全断。听见捕快回报后,县令发怒道:

“不过就是一群大妈,还能飞天遁地不成!”

如此团伙作案,人多口杂,我就不相信,事前没有一点风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虽然技术不行,可也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

随着他一声令下,很快将黄大妈村里,凡是跟她有瓜葛的远亲近邻,以及其同伙的家属,全部抓进大牢,几乎半个村子都为之一空。

这在法治社会自然不敢想象,可当时的县令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三:血脉之战

经过一番辗转推鞫,交叉审问,在如狼似虎的衙役威胁恫吓下,寻常庄户人家又哪里扛得住这等阵仗。终于有个知情人,如实招供道出了原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黄大妈的儿子,年纪轻轻,尚未婚娶,却突染重病。她儿子垂死之际,黄大妈在床边悲痛欲绝道:

“儿呀,这就是你的命呐!咱娘俩都得认命!唯一可惜的是,没有留下个孙子延续香火。你爹和爷爷,以后只能在地下忍饥挨饿了!”

在场之人听了,都忍不住落下眼泪。

黄大妈这辈子太不容易了,守寡这么多年,眼瞅着儿子这么大了,却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大家准备劝慰时,却听她儿子竟然含糊呻吟道:

“是不是孙子不知道,不过还是有希望的。”

所有人一愣,就听她儿子接着断断续续道:

“儿子我,曾经跟隔壁村的,某家女儿,有私情……如今,她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了……儿子就是担心,孩子生下来后,就要被她父母杀害遗弃了……”

听到这,黄大妈绝望的眼神中陡然有了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儿子料理完丧事后,黄大妈常常独自一人,在村中自言自语,状若疯癫。就这么过了十几天,突然有此举动,主要是想将那家的女儿劫持,保住她腹中的胎儿而已。

而村人因为同情黄大妈的遭遇,是以竟有十几个大妈站出来慨然相助。

四:倾城佳话

原来如此!这个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论看起来多么没有道理的事,总归有其不为人知的因果。

县令听完后,良久才怃然道:

“这案子也不用破了,嫌犯也不必追了,过两三个月,人自然就回来了。”

两三个月后,黄大妈果然抱着刚出生的小孙子回来自首。

不过看她红光满面、喜笑颜开的模样,哪里像是来俯首认罪的,公堂之上,简直恨不得逢人就塞两颗喜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令见此也是哭笑不得,摸了摸手中的惊堂木,终究是没有重重拍下,没见人家怀里还抱着个小婴儿吗?

本来按照《大清律例》,这等团伙入室、劫持绑架的行径,自然当科以重罪,可县令只是拟定判她挨上几板子。

后面县令想了想,又改成可以纳赎,也就是连板子都不用挨,让黄大妈象征性交点罚款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被“劫持绑架”的女儿回来后,果然被父母拒之门外,觉得丢了祖宗八辈子的人,与其断绝父女关系。

无奈之下,“人质”只能去投靠绑架自己的“劫匪”:黄大妈,后面她跟黄大妈一起抚育小朋友,一直没有再嫁。

可惜这件事,起于偷情野合,不然,单凭这一点,后面继任的县令,听闻这段佳话后,都想给那家的女儿,上报申请一座贞节牌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黄大妈,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可在处理这件事上,堪称“女中豪杰”。

当时可谓兔起鹘落,机会稍纵即逝,而她却能当机立断,兵贵神速,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业已大功告成,保住了自家的血脉,若她稍有犹豫,恐怕此事又是另一番结果了。

如今,不仅没有酿成悲惨的局面,反而成就了一段倾城佳话,全靠黄大妈的这份果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喜欢古代志怪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