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心肌梗死都是大病,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不得大病,衣食无忧,便是幸福的人生。

那么,如何才能终生不得脑梗死心肌梗死呢?其实,做好以下几点就挺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低温天吃温热食物

低温天气,血管遇冷后收缩,血液黏稠度增高,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死。

建议冬天适当增加主食、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品、辛辣御寒的食品,如羊肉、牛肉、红枣、辣椒等,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也多,尤其适合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

二、坚持低盐饮食

研究发现,日常饮食,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钠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

而我国居民平均钠盐摄入量达到10克,处于严重超标的现状,盐摄入过量不仅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建议大部分人群选择高钾低钠盐,而高钾血症患者、肾病患者不建议吃低钠盐。

三、坚持规律运动

久坐不动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大家需要尽可能避免久坐久躺。

即便是中老年人,也要注意规律的运动,尽量每周进行5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尽量保证30分钟以上,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通过规律运动,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

四、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偏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如果不注意控制,那么就很可能发展成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甘油三酯建议控制在2mmol/L以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尽量控制在1.8mmoI/L。有些高危人群甚至最好控制在1.4mmol/L左右。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

人需要休息,我们的大脑,同样也需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建议每天的睡眠时间保证6-8小时,尽量在晚上10点-11点之间睡觉,并且保证夜晚1点-3点拥有两小时的深度睡眠时间。

六、起床、排便、洗澡要注意

冬季是心梗脑梗等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建议中老年人在洗澡排便时尤其要注意,洗澡时长期处于高温之下,血管容易扩张,再加上在密闭空间,大脑及心脏易缺氧。

早晨时身体器官开始活跃,大脑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心脑局部血管狭窄及缺血加重,易使得血管堵塞,诱发心血管疾病。

另外排便时腹部压力升高,血压容易在短时间内升高,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梗

所以,中老年人在起床、排便、洗澡、运动等时,都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冬季冷天这个心梗的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