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城西甜瓜的甜蜜世界里

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你能想象是什么样的画面吗?

今天,西电师生来到蒲城

西电产学研一体化

农掌门西甜瓜试验示范基地

带领大家在西甜瓜棚里

探索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教育部扶贫专家库专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志镜教授

在瓜棚中和同学们肩并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AI”到“机器人”

从“大数据”到“物联网”

刘志镜教授团队量身定制研发的

“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

凭借“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

打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的

“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多光谱农田检测

智慧大棚与小型气象站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

脚踩瓜田 嗅着秧苗清甜的气息

触手可及的“科技+农业”

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农掌门”团队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帮扶事业

成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西甜瓜产业在科技的助力下

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志镜教授也勉励同学们

要为国家发展献身科学 创新思维

努力学习 贡献西电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炎炎 路边的一个个瓜棚里

培育着多汁甜美的西瓜

是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落地蒲城县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往西甜瓜观摩品鉴会的路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时鹏老师

和同学们聊起乡村振兴的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城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时间”的诞生地

也是我省典型的农业大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

学校利用电子信息特色学科鲜明优势

助力蒲城县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让西甜瓜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从“新质生产力”

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西电何为,西电学子何为?”

时鹏老师勉励同学们

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以科技创新为牵引

努力研发更多的新型劳动资料

发现更多的新型劳动对象

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坚强的物质支撑

来到蒲城西瓜试验站

在西甜瓜新品种观摩品鉴会现场

农户们热情招呼着

向同学们介绍培育的“新作品”

大家纷纷拿起西瓜

一口下去 清凉多汁 甜入心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掌门”科技服务平台负责人代崇化

向同学们介绍起他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蒲城县龙池镇农户、

曾经的西瓜种植大户

到如今“农掌门”

这一新型科技服务平台的负责人

作为农业创新的实践者

“农掌门”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发展

让蒲城的西甜瓜

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红彤彤、黄艳艳的西瓜

香甜的汁水沁润干渴的喉咙

科技助农的故事暖着同学们的心头

尝着西甜瓜 同学们有感而发

2023级研究生肖黄清

这些西甜瓜

是科技兴农助农的生动写照

现场,他即兴赋诗一首:

“蒲城西瓜香满园,玉液琼浆赛仙珍

乡村振兴凭此宝,绿波金浪笑丰年”

他将把科技报国作为自己的使命

为农业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级本科生高子萱

这堂“瓜棚里的思政课”

让她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并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能够亲身走进瓜田

了解西瓜的生长和整个西瓜产业的发展

这种机会少而宝贵

作为西电学子

要更加努力地掌握先进技术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为农村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将思政课搬进田间地头

把理论、原理讲得冒热气、接地气

让学子们汲取到生动的智慧与力量

希望学子们能够凭借这种力量

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

用行动展现当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也祝愿屏幕前的你

日后的每一天

都像这蒲城西甜瓜一样

甜蜜而充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 王冠玉

视频记者 / 杜世豪

图片 / 高平利

编辑 / 郭楠楠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