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服装店老板跨界做农业,如何将小龙虾、西蓝花一年都卖出几百万斤?

潜江龙虾,不仅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是首批受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之一。每到节假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挤进潜江龙虾城,排队等位到深夜,只为吃一口正宗潜江龙虾。同时,也有更多的潜江小龙虾通过电商,爬上全国食客的餐桌。今天我们的采访对象来自潜江——惠农网网店“湖北潜江众鼎小龙虾西兰花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代明。

80后的杨代明,从小生活在潜江,干过服装批发,也做过零售行业,但因为这两个行业都不太景气,他不得不考虑换路转型。所幸的事,这时他朋友刚好伸来橄榄枝,邀请他一起做小龙虾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潜江人,对当地这个优势产业很有信心,再加上家里也有亲戚在做餐饮行业,他认为这个转型方向值得一试,于是接橄榄枝,正式开启了农业领域的创业生涯。

“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成熟后呈红褐色,无附着物。”杨代明分享了潜江小龙虾的优势,但是作为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生意人,他也感慨,“生意要做得好,过硬的产品和好的销售渠道缺一不可。”

因为小龙虾是本地的优势产业,线下的销售渠道基本上被挖掘得差不多了,而且如果要从养殖小龙虾做起的话成本也比较高。在一番商量和研究后,他和朋友确定了“网销+合作社”的生意模式,这样既解决了种养殖的重资产投入问题,又可以和当地的养殖户形成优势互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好创业的方向之后,杨代明开始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告诉他可以尝试做垂直农业平台的电商销售。其中,好几个朋友给他推荐了正在使用的惠农网平台,就这样,他和惠农网正式开始结缘。

因为一直做的是线下销售,刚开通网店的时候,杨代明几乎是啥都不懂。他回忆起那段时间说,还好有平台的客服一对一的教学沟通,平台上面还有免费的系列课程可以直接学习。这给他这种从没有从事互联网销售的人快速上手提供了“捷径”。

跟大部分商家不同的是,杨代明店铺的主营产品是随着季节调整的。每年的3月到9月份,是小龙虾的销售旺季,所以他的店铺这段时间的主营产品是小龙虾。在当年9月到次年3月份这个期间,杨代明的店铺便开始上架西蓝花。杨代明充分利用两种农产品上市的时间差异,让生意全年都是“旺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将这两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产品放到一个店铺售卖呢?杨代明介绍,这两种产品的客户群体相同。最重要的是,西蓝花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周期短,一般种植2到3个月就可以采摘出售。潜江西蓝花已形成规模,在上市时间、规模、价格方面都有优势,恰好和浙江台州等西蓝花主产地的上市时间是错开的。

除了选好产品,杨代明更重视的是,选对平台。他说:“基本上每个重要的活动节点,客服都会提前告诉我及时参与。平台大型活动营造的补贴和氛围,对我们这些没有成本单独做活动的商家来说还是挺好的。”

由于小龙虾、西蓝花都是损耗率相对较高的农产品,所以提供优质的服务非常重要。为了让客户享受更好的服务,杨代明开通了买家保障、农批通等服务。同时,杨代明也在物流方面下足了功夫。他说:“要想口碑好,产生复购,物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比如这个地方是否有直达车等这种小细节都需要提前了解清楚,不说100%了解,至少要做到70%-80%地区的物流情况都非常清楚,这样才能让优质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地送到客户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长期优质的服务,杨代明也被惠农网纳入了实力商家中,获得了更多流量扶持。杨代明说,我一直坚信,产品质量做好了,做生意才更有底气,也非常感谢平台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努力。

现在,杨代明店铺名气也渐渐起来了,很多老客户都会稳定地向他采购产品,每年小龙虾、西蓝花都能卖出几百万斤,生意也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