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吴先生,一直以来都在跑销售,也算是小有所成,管着几个人的销售团队,养一家老小,倒也没压力。可是,常年的应酬、熬夜,到他这个年纪,身体也招架不住了。体重先不说,就这血糖也是蹭蹭上升,吴先生本不想吃药,觉得自己好得很,没有任何的不适,可经不住妻子的劝说,就自己去药店买了二甲双胍来吃。听人说这药还能减肥,吴先生也是心中暗喜,“一箭双雕”的活儿,听上去也还不错。

也就是从那时起,吴先生每天睡前都会吃一片二甲双胍,有时候在应酬前还会吃一次。谁知,吃了一年多的二甲双胍以后,吴先生突然开始头晕、恶心,一开始还觉得是喝酒喝多了,可这症状迟迟不见好转,他抽空来了趟医院。

最终检查结果发现,吴先生的多项指标都显示异常,乳酸高、尿酮体阳性…

结合他的用药史和饮酒史,诊断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医生说,所幸他早来了几天,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吴先生却心生疑惑,自己为什么还会中毒呢?

1. 血糖控制不佳:吴先生平时很少自测血糖,虽然在吃药,但对饮食从不在意,依旧每天应酬不断,吃吃喝喝,也很少运动,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血糖越来越高,如此就可能造成乳酸代谢障碍,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2. 长期大量喝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大量喝酒也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喝酒会影响肝功能,从而干扰乳酸的代谢和清除,导致乳酸蓄积而中毒。

3. 错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中有一项是通过抑制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而起效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导致乳酸蓄积,发展成乳酸性酸中毒,尤其是酒精与二甲双胍一起作用,会大大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总之,吴先生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性,反倒是放纵饮食,肆意饮酒,擅自服用二甲双胍,结果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神药”二甲双胍也有小缺点,长期吃切记“三要三不要”!

二甲双胍素有降糖“神药”之称,至今为止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用药,可是再好的药,用错了都会有风险。就像吴先生这样,自行购买,自行服用,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借着吴先生的经历再次提醒各位糖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要注意这些问题。

1. 要选择对的剂型,对的剂量

市面上的二甲双胍剂型包括普通片、肠溶片/胶囊和缓释片,推荐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至常规剂量2000mg/天,其中普通片和肠溶片/胶囊,一天分2-3次服用,餐前餐后服用都行,肠胃不好的建议在餐后服用;肠溶片/胶囊建议餐前15-30分钟服用,不能掰开用;缓释片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一般是随晚餐服用,注意也不能掰开用。

2. 要注意定期复查,勤测血糖

二甲双胍也不是万能的,糖友在服用时除了注意勤测血糖,保证血糖平稳之外,还需监测肝肾功能,监测维生素B12水平、乳酸值等,以防副作用的发生,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老年人等,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查一下肾功能,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出现相应的缺乏表现,如贫血、手脚麻木刺痛、头晕等,还会加重糖尿病神经病变,并且容易与之相混淆。所以,糖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建议定期查一下维生素B12水平,一旦有缺乏或出现手麻、脚麻等症状,就要及时应对,服用维生素B12补充剂,平时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可以适量多吃点。

4. 不要擅自停药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身用药,哪怕血糖降下来了,没有任何的症状,也不能擅自停药,二甲双胍也是一样的,擅自停用,只会增加血糖的波动,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一定要坚持用药,发现血糖波动,需要及时找医生,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而不是擅自停药或换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不要和酒精同用

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二甲双胍和酒精同用,不仅会影响二甲双胍的正常代谢,导致药物蓄积体内,还会大大增加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肝功能不好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戒酒。另外,需要注意对二甲双胍过敏的人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有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合并有严重感染、外伤、代谢紊乱等情况的患者,禁用二甲双胍。

6. 不要忽视饮食和运动管理

最后一点,也是很容易被糖友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刚确诊、还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觉得只要是坚持吃二甲双胍,血糖就一定能控制平稳达标。殊不知,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也是有限的,错误的饮食习惯,不运动或少运动,血糖还是会失控。需知,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同样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所以糖友一定要控制好饮食,保证饮食热量摄入不超标,保证每天坚持运动,只有如此,才能稳稳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