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最痛恨的事应该就是遇到无良卖家,以次充好、以无充有,本以为付出的金钱换来了值当的货物,最后却发现惨遭忽悠。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就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样产品是否合格可能只看自己满意度,比如小明买了个苹果,虽然这苹果又甜又脆,但小明喜欢吃粉苹果,他就要觉得这苹果不合格,因为它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但《刑法》所指不合格产品是参照《产品质量法》而言的,不合格,是指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除非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明确说明。

那么如果一样产品被检测判定不合格,偏偏又达到了某方面的性能效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安徽宿州的男子李某寻短见之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选择喝农药竟会在死后引发一场官司。

2020年6月5日,李某的家人发现他倒在屋中,旁边散落着两瓶敌草快除草剂。意识到李某做了傻事的家人急忙把他送去医院抢救,医院得知李某喝了农药后立刻安排为其洗胃,又向家属详细了解了李某到底喝的哪种药,随后对其对症尽力治疗解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因为李某喝下的农药已经对机体造成不可逆转伤害,经过几天紧急救治,他还是离开了人世。对此,李某家属感到悲伤不已,他们一边为李某办丧事,一边将李某喝的农药剩余部分送去做检测。

虽然不知道人已死亡,李某家人还检测农药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但经安徽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这除草剂的有效成分体操块二溴化物含量还真不符合标示量,此外还含有添加成分百草枯阳离子,被检验站判为不合格。

这下,李某的家人觉得李某之死“有蹊跷”,既然农药是不合格产品,那么卖家与经销商就应该对他的死亡后果负起一定的责任。于是李家人一纸诉状将农药卖家和经销商一并告上法院,要求两方就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赔偿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等共计20万元。

当天,李某是从吴某的店里买了两瓶敌草快除草剂。吴某与李某交谈时没发现李某表现出任何要寻短见的异常,只以为他把这农药买回去是用作除草用,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哪知道自己转头就惹上了官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吴某觉得莫名,一来自己没有读心术,不知道李某买农药是为了自己喝,最后还真把人喝走了,二来他只是个开店的,这农药成分细检测起来合不合格原本不是他管,他也并非明知不合格的情况下故意销售,收到传票后,吴某颇有种“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落”的感觉。

但李某的家人不这样想,他们坚持认为,将李某送去医院之后,医生是按照农药瓶上的标示对其进行治疗,到李某死亡后家人才发现农药产品不合格,与标示成分不符而且还含百草枯成分,这直接导致医院治疗不够对症,最终李某因此抢救无效而死亡。所以无论卖家还是经销商都有客观过错,侵害了李某的生命权就应当担责。

这件事看起来颇有一些尴尬,如果是治病的药,其成分不合格导致李某吃了后没能治好病最终身亡,那李某家属起诉应当还能获得旁观者理解,偏偏这个案例中李某是一心要寻死,自己主动喝下农药,最后居然还检测出农药不合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卖家吴某与经销商是否需要就李某死亡承担赔偿责任呢?侵权纠纷案中,判过错方赔偿至少应成立两个条件:一,过错存在,二,过错方的过错与损害后果出现之间有因果关系。

李某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知道自己买来的这两瓶农药是用作除草的,毒性本身就很大,即使没有百草枯相关成分的介入,喝下之后仍可能致死抢救不过来,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喝了许多下去,可见李某求死的心非常坚决。

喝毒性大的农药很容易造成致死后果,但农药生产出来不是以“致死”作为使用性能,这种轻生行为不提倡。

就算他买的农药完全合格不含任何百草枯成分,但毒性还是巨大,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据了解,不管李某喝的是百草枯还是除草快,医院提供的解毒治疗都是一样,不能判定所购买农药不合格是导致李某死亡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还是在李某主动喝农药轻生的行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法院一审驳回了李某家人的全部诉请,但李某家人不服,又上诉至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仍然是维持了原判。卖除草剂的吴某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他此前还以为自己要为一次正常的交易莫名其妙破财消灾,但法院的判决主持公道,银行卡余额算是保住了。

这个案例中李某家属的诉求未免有无理取闹的嫌疑,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是出现了损害后果就偏向受害者一方,“谁闹谁有理”,事事“死者为大”,那样就成了和稀泥。

判决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没有理会李某家属绕开李某主动喝农药这一关键,直指农药不合格问题,而是溯源就事论事,就因果论因果,不让谁闹谁有理败坏社会公序良俗,至于涉案农药存在的问题,即使要处理也不是搅合到李某身亡案处理,李某家属想把事情混在一块狮子大开口,最后却被法院教了做人,也算是吃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