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和尚与庞蕴居士的禅宗公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在古代的禅宗世界里,禅师和居士之间的对话往往充满了深意和智慧。

百灵和尚庞蕴居士的相遇,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禅意的故事。

庞蕴居士是南岳的一位开悟者,他的悟道之言,引起了百灵和尚的好奇和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话文解析

白话文解析

百灵和尚好奇地问庞蕴居士,他是否曾向南岳之外的人说过他的悟道之言。

庞蕴居士坦率地回答说,他确实曾向他人说过。

当百灵和尚追问他向谁说过时,庞蕴居士幽默地指了指自己,表示他向自己说过。

百灵和尚赞叹庞蕴居士的悟性,认为即使是佛的弟子须菩提也难以比拟。

随后,庞蕴居士反问百灵和尚,他的得法之言是否还有其他人知道。

百灵和尚没有回答,而是戴上斗笠,径自前行。

庞蕴居士提醒他注意道路,但百灵和尚没有回头,继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默解读

幽默解读

这个故事中的幽默,体现在庞蕴居士的自指和百灵和尚的沉默中。

庞蕴居士的自指,似乎在说:“悟道之言,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世界听。”

而百灵和尚的沉默和前行,则像是在说:“真正的悟道,不是言语可以传达的,而是通过行动去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

原文

百灵和尚与庞蕴居士路上相逢。

百灵禅师问道:“你在南岳得以开悟的语言,还曾向他人道说吗?”

庞蕴居士说:“曾说过。” 百灵禅师问:“向甚么人说过?”

庞蕴居士以手自指曰:“庞公。”

百灵禅师说:“直是妙德,空生也赞叹不及。”

庞蕴居士问:“大师得法的言语,还有谁得知?”

师戴笠子便行。 庞蕴居士说:“看清道路!” 师更不回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这个故事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对话,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悟道不在于言语,而在于行动和体验。

百灵和尚和庞蕴居士的对话,不仅是一次智慧的交流,也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愿这个故事能启发我们,去追寻内心的悟道,去体验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