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彩虹医学社和健康中国服务队于5月15日在居里楼107开展校内急救术的宣教,为志愿者们讲解了海姆立克的使用、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创伤后的止血以及包扎术的运用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内急救术的宣教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氏手技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用于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主要是通过人工胸外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以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为患者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

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及时正确包扎可以最大限度缓解伤口出血症状,能够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会中,王东亮社长为志愿者们讲解了海姆立克以及心肺复苏术,并详细示范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在实际操作的环节中志愿者们纷纷参与,王东亮社长为每名志愿者纠正操作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肺复苏术操作

红十字彩虹医学社副社长张鑫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创伤的止血方法以及包扎术的运用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扎术的运用方法

海姆立克、心肺复苏术、创伤止血以及包扎术是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急救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在需要急救的时候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

作者:张鑫

摄影:何志林

编辑:李逸超 黄薏萌 赵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