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几年过去,人迹罕至的AI赛道,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分拥挤。不过,一场AI创业的“淘金热”过后,另一场大浪淘沙的残酷角逐,正在上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AI创业往哪个方向走,也成了很多AI科技企业是必做的一道“选择题”。

近年以来,AI大模型概念的爆发,为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更似乎让这个行业离商业化更近。不同于百度通过AI将其旗下产品进行全盘重构,略显低调的昆仑万维,通过旗下的“天工AI”,更是率先扛起“AI搜索”的大旗,大有颠覆传统搜索的架势。除此以外,不断升级迭代的天工AI,同样也有一般大模型产品的生成创作、AI图片生成、智能体等功能。

只是,即使有AI大模型助阵,AI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可以预见。无论是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还是应用场景有待开发,都让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那么,来势汹汹的天工AI,会成为行业的那个颠覆者吗?

欲重新定义搜索,天工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搜索引擎即将落幕时,新的AI大模型时代来临了。于是,AI搜索也变成了新概念,成为与AI手机、AI电视等一样的“新名词”。那么,AI搜索新在哪里?

据了解,天工AI是昆仑万维于2023年8月低调发布的一款AI搜索产品。此后,国内大小厂商纷纷跟进并推出了AI搜索。这也是继此前4月17日发布的“天工”大模型以来,昆仑万维在该领域的又一重要探索。

科技企业对其趋之若鹜,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搜索诞生于信息并不丰富的互联网初期阶段,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类信息的基本需求,但是如今随着“信息找人”的智能化时代来临,变得越来越不“完美”,因此亟待“革命”。

这对于即将“落幕”的传统搜索来说,更像是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因此,很多科技企业也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甚至一些“过气”的企业,也试图通过这种新技术翻红,找回第二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昆仑万维官网

2024年2月初,AI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昆仑万维也在最初发布的天工AI基础版本上,发布了结合MoE大语言模型的天工2.0以及天工 AI智能助手。据介绍,这也是面向全体C端用户免费开放的千亿级参数大语言模型的AI应用。

实测对比传统搜索以及其他AI搜索可以发现,升级后的天工AI,有更强的应对更复杂任务的能力、以及模型响应速度、更高效率地训练及推理,也有更强的扩展性。

此外,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AI搜索还具备视觉理解、推理、指令遵循能力,不仅能够完成图文对话,而且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知识问答需求,用户的使用体验也直线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两个月后,天工3.0也已发布。据了解,为了照顾用户已经“根深蒂固”的搜索行为习惯。新版天工 AI主页采用的是新闻资讯和简洁的搜索框,在视觉层面上延续了传统搜索引擎的熟悉感。甚至有用户夸张地表示,自己体验完天工3.0后,直接卸载了手机里面的浏览器。

据官方介绍,天工3.0采用4千亿级参数MoE混合专家模型,并将同步选择开源。天工3.0是全球首个多模态“超级模型”(Super Model),集成了AI搜索、AI写作、AI长文本阅读、AI对话、AI语音合成、AI漫画创作、AI音乐生成等多项能力。其中,AI音乐生成大模型SkyMusic还将于4月2日面向社会开启邀测。

尽管升级后天工AI看起来越来越“强悍”, 但是也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早在内测期间,

就有“AI赋能实验室”等自媒体发文表示,天工大模型优点不够突出,限制比较明显。

例如,其数学和推理能力可能比较强,但是在概念固化方面,却存在不足。当向大模型提出一道数学题,虽然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很详细,但是逐个输出过程中,第一个数字F1是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相比其数学计算能力,其文史能力却有些相形见绌,甚至被网友视为其硬伤。据网友参与内测时反馈,类似下方截图,问题回答至一般即中断的情况屡见不鲜。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该问题的存在,或许是因为回答内容存在预先内审机制,而中途中断。一方面,是因为昆仑天工是诸多国内大模型中算力背景最弱的。理由是,根据其发布会内容获悉,昆仑万维需要背靠阿里提供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预审机制的存在,当涉及历史人物评价等敏感信息时,系统选择了回避,这或许是系统主观上不愿意回答此类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这并非系统Bug,而更像是系统“刻意为之”。因为在该类中断问题的页面,经常出现“换个问题重新开始吧”的提示语。与很多直接“拒绝回答”的提示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昆仑万维的构想,天工AI搜索与传统AI搜索较量的筹码,在于AI大模型。但是其AI大模型能力的实际能力却足以证实,看似无懈可击的天工AI,要做好AI搜索,还得加强自身的算力,尤其是与之关系密切的文史板块能力的提升。而在如何规避法律法规风险,挑战AI新时代的各种社会伦理问题方面,也将是天工AI即将面临的一大考验。

天工AI的商业化之困,恐难于免俗

对于天工AI搜索,昆仑万维可谓寄予了厚望。正如昆仑万维CEO方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表示:“我希望天工AI搜索能成为亿级DAU(日活跃用户)的产品,挑战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巨头。”

实际上,昆仑万维在发布天工AI前,早就在搜索领域进行探索。时间回溯至于2017年,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就表示“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点投资与发展的业务领域”。

而据方汉表示,公司旗下Opera移动浏览器推出的Opera News,用户的搜索需求就非常旺盛。因此,借助ChatGPT爆红,昆仑万维也试图借助人工智能来满足用户在搜索方面的需求。

虽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昆仑万维这样的目标,是进行AI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必然之举,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布局AI搜索的不只是昆仑万维,实际上,全球搜索引擎巨头,几乎无一缺席。

此外,昆仑万维不仅布局了AI搜索,还布局了AI游戏。但是,在搜索赛道,相比传统搜索巨头成熟的商业模式、完善的生态闭环,昆仑万维可能还是一名“小学生”。而且短板何时能够补齐,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天工AI官网首页截图

以曾经同样来势汹汹、志在必得的必应为例。在AI大模型热度最高的2023年初,微软大动作将ChatGPT融入自家搜索引擎必应,官方宣称必应的日活跃用户数一举突破一亿大关。

2023年3月,有消息传出,必应自身流量激增近16%,令谷歌流量微降1%。正当人们以为,必应会因为此举,而挑战谷歌作为全球“搜索一哥”的行业地位之时,却惨遭打脸。那就是仅仅半年多过去,整合ChatGPT后的微软必应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不升反降。

2023年10月的数据显示,谷歌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88.07%,高于去年同期的86.7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必应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7.4%降至6.89%。

这也意味着,必应不仅没有因为AI大模型的加持,而吃到谷歌的市场份额,反而是其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谷歌“蚕食”。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在一段时间内给谷歌带来了冲击,也重创了谷歌的股价。但事实证明,关于 ChatGPT与必应的合作,将蚕食谷歌市场份额的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各方面实力并不及必应的天工AI,想要借助AI搜索挑战国内巨头的行业地位,恐怕也是“痴人说梦”。

通过昆仑万维的背景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旗下业务包括语音社交平台StarX、社交信息分发平台Opera、UGC游戏平台Ark Games、竞技娱乐平台闲徕互娱、投资板块等五大业务。此外,昆仑万维以网页游戏研发、运营和发行业务起家,早期游戏业务收入占比80%以上,其发展经历了“研运一体”的发展阶段。

因此,相比用AI加码搜索业务,业内人士对其通过AI赋能游戏业务更为乐观。但是在商业化层面,天工AI无论是嫁接在搜索赛道还是游戏赛道,恐怕都并非昆仑万维所长,其面临的困境也与其他玩家别无二致,未来也将难以免俗。

综上所述,昆仑万维布局AI、押注AI大模型,只是走出了从“游戏到AI”发展转型的第一步。但是对于搜索引擎市场而言,却难言颠覆。而在AI赛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AI能为昆仑万维过去的“基本盘”——游戏业务加多少分,也有待市场验证,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