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最近有两个热搜,都与就业有关。

一个是想开网约车难了。

很多人不知道,网约车市场早就饱和了,司机人数严重过剩。拿头部打车平台滴滴打车来说,2023年的年度活跃司机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900万,相比两年前增加了600万,比打车用户增长得还要多。

如今的网约车市场,恰如一座“围城”。开网约车的抱怨接不到单,赚不到钱。可还有很多不知内情的人把它当作一片蓝海,满怀希望地接连入场,让这个早已饱和的市场拥挤不堪。

无奈之下,很多地方都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揭示了网约车司机日均不超20单的残酷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山东菏泽的直播事件,各种网红扎堆直播,卖疯卖丑,被媒体批为“群魔乱舞”。

现在“直播乱象”被叫停了,不少网红也被封号,但由此引发的对直播的批判却愈演愈烈。

有网友翻出知名演员靳东的一段视频,靳东在视频中谈道:“现在很多小孩在一个角落里打一个灯,开着直播,搔首弄姿,这将是一种什么信息?一传十十传百?告诉别人你不读书,不学习就可以过得很好?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手海来阿木发文怒斥:“直播打赏”在让这个时代的“祖国花骨朵”的志向在崩塌,苦读几十年不如街头三分钟的骚舞弄姿,当哪个网红通过直播打赏一夜暴富……这样的负能量导向正在腐蚀着我们身边的年轻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媒体也下场批判“网红”文化,认为给孩子们树立了不良价值观“榜样”。

但“网红”和“直播”何必被妖魔化到这种程度?

2

2

如今的就业形势,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公司在裁员、实体不好做、薪水都在降。

年轻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还可以凭借年龄优势考公考研,但中年人一旦失业,那就堪称灾难,因为他们拖家带口并非一人,背后的一大家子都等着吃饭。

网约车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入场?自然有它的优势。一个是入行门槛低,会开车、会用导航、认识路,这些条件几乎是这个时代的技能“刚需”,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另一个是不累、自由。不用日晒雨淋,比工地搬砖轻松,也不牵扯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自己给自己干,加班也快乐。

而且,只需要一辆车的成本,对每个家庭都不算难。

因此,网约车司机是无数中年人的理想职业,甚至一度算是中年就业最后的避难所之一。

可惜,现在竟连这个理想也破灭了。

虽然这个热搜的目的是让大家避坑,不要再浪费时间精力去涉足一个夕阳行业。

但理想的破灭意味着,本就严峻的形势下,一道希望之门又被关上了,这无疑让人难以接受。

3

3

如果说以前开网约车来钱快、胜在稳定。那么直播就是无数心有不甘的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

因为,直播这个行业,产生了无数草根逆袭的神话。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老师靠一首“挖呀挖”火了,一个60岁的老太太靠主持一档现场说媒节目出圈了,一个长相普通的郭有才靠翻唱《诺言》成为顶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普通到走在人群中,可能根本没几个人会瞧上他们一眼。

但他们依靠一些不少人都会的“才艺”,凭借直播造星的东风,走红网络,走上人生巅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资本的运作,有推手的助力。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草根逆袭,甚至说是阶级跨越也不为过。

试问,哪个行业还能如此“大面积”实现咸鱼翻身和阶级跨越?

从政行吗?经商行吗?还是说逐梦演艺圈行?

说实在的,如今那些商场、官场或娱乐场的成功人士,又有几个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或星二代?普通人再努力、再逆天改命也难以踏一只脚进去。

退一步讲,就算不像黄老师、开封王婆、郭有才们那般幸运和成功,仍有相当一批人通过直播增加了收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直播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

4

4

如今的直播内容非常丰富、无所不包,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所有细节,有好也有坏,有雅也有俗,有人辛勤创作,也有人投机取巧。

加强管理,防止有害内容及违法行为出现,是应有之义。

当然,每一项新鲜事物的出现总会招致一些人的反对。直播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从业形式,直播内容的背后也映射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包括一些名人。

但过度渲染“网红”“直播”的危害,无疑是杞人忧天。

别人也可以反问,演员收入那么高,孩子们是不是也都不想学习,争着去当演员?

欧洲足球运动员收入那么高,当地的孩子们会不会被影响,都不想学习,争着去踢足球?

美国nba球员收入那么高,那边的孩子们是不是也不想学习,争着去打篮球呢?

这样的反问还可以有很多。

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做得足够出色,钱就不是问题。

同样,任何一个行业包括直播,随着从业人数的增多,势必也会饱和,加剧竞争、优胜劣汰,赚钱不会那么容易,也就失去了那些名人所谓“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前提了。

反过来,并不是没了直播,不迷恋网红,孩子们就能好好学习了。

如果能被直播和网红影响到不想学习,大概率也会被其它事物影响。

我们真正应该引导的,是让孩子们不要只盯着赚钱,而是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人生更有价值。

那样,金钱不过是奖励他们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