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冬天,李敏正带着部队前进,忽然从身后传来几声枪响,李敏回头一看,眼前的景象让她惊住了。

数倍于他们部队人数的日军,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残忍的日军像发疯的野兽,疯狂的屠杀我们的战士。

为了向外界传递敌人来袭的信号,也为了保住部队的血脉,李敏在战士们的掩护下撤退,直到最后,掩护她的战士们全部牺牲,只剩下她一人逃了出来。

这样的遭遇对于李敏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她一直行走在抗战的最前线,领导人民和战士对抗外来侵略者,每天都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但她不在乎,因为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崇高,更能让人付诸一切。

1931年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家都知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我国人民的血泪史也从那一年开始逐渐走向高潮。日军首先入侵了我国的东北,那里的人民在日军的暴行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李敏的父亲和哥哥都加入了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所以李敏从小就跟随父兄生活在部队中,她见识到了太多日军的暴行和人民的苦难,所以一颗革命的种子就在她心中悄然种下,她暗自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加入抗日队伍,赶走可恨的侵略者,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1936年,只有12岁的李敏就主动申请,要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由于年龄太小,申请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但李敏的态度却十分坚决,现在不能上战场,那我就在后方做事,只要能为抗日做贡献,无论做什么都行。

就这样,李敏被分配到后方的卫生站,和其他女战士一起,保障战士们的卫生、医疗条件。尽管职位很小,但李敏很是满足,因为对她而言,只要能为抗日做贡献,就是最高的荣耀,她愿意为之付诸一切。

理想和信念之所以崇高,是因为有着惨淡的现实做对比。当时东北是最先被日军侵略的地区,再加上那里的气候一到冬天,就会变得非常严酷,所以在多种条件交织下,东北人民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

虽然现实条件如此,但李敏却毫不退缩,没有饭吃,就和百姓和战士们一起吃树叶、吃草根,甚至有一次树叶草根都吃光了,实在没吃的了,她和战士们就把自己棉服和被子里的棉花拿出来,就着皮鞋一起煮了一锅汤。

正是在李敏和战士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光辉、革命的光辉,虽然他们过得日子,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但他们却毫不在乎,并苦中作乐,吃进嘴里的树叶和草根是苦涩的,但他们的心里却是甜的,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正是因为我们有无数这样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革命先辈,所以我们才能过上现在这样舒适幸福的生活。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参考资料:《人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