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今年5月初俄外长拉夫罗夫曝光了一件事:在去年俄罗斯和印度试探推行本币结算的过程中,俄方通过出口原油、原料囤积了数十亿卢比,但这笔钱却花不出去。俄方当前需要流通手中的卢比资金,所以希望印度方面能协助解决此事。在拉夫罗夫说这段话之前,俄罗斯政府全面和印度停止了两国的货币兑换机制协商;这意味着印度要购买俄罗斯石油能源的话,俄方已经很难考虑接受“难花出去”的卢比了。且俄外交部提议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印度方面对此颇为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提及,这两件事对印度政府的“打击”很大,实际上莫迪抓住了俄乌冲突的机会将卢比推向世界,只是进程缓慢。7日美媒彭博社刊登了一篇文章,叙述印度当前存在的“货币困境”以及莫迪政府面临的决策和机会问题。文章首先援引印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表示,莫迪政府认识到了美元正在逐渐衰落的困境,当需要在自身利益和世界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时,美国政府以往都是“毫不犹豫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这造成美国货币信用受到侵蚀,而未来“国际经济秩序将不得不发展到超越美元”,所以印度也在加快推行货币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话锋一转表示,如各方所预测的一样,国际上鼓励使用本币结算后美元在国际支付总额中的份额已降至40%,但印度的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没有出现进展,现在仅有0.01%(约1.2亿美元)占比。莫迪政府和18个国家签订有卢比结算协议,但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周边的经济不发达邻国,且只和印度保持小规模的本币往来。这造成的直接原因就是卢比的地位经过一番“抬高”后没有进展,几乎和之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则认为,印度本币化进程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印度国内出口结构目前仍以代工、外包、加工为主的“次要产业”为主,没有其他国家刚需的产品,出口产品和卢比绑定性不强;其二是印度政府在区域产业链中没有主导权,他们无法在一个组织或是群体中享有“绝对威望”,其他国家对其信任后能围绕卢比建立一个圈层,像东盟对人民币的态度一样。其三是印度推行货币国际化操之过急,他们和美元、欧元圈子没有稳定的流通汇率,自然也难以在欧美圈子影响的国家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文章同时提到印度储备银行鼓励印度和海外的外国居民在银行开设卢比账户,同时建议将印度的跨境交易支付系统与其他国家的支付系统整合起来。对此有评论称:“这暴露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莫迪对本国的流动资产和银行业控制力不强,新德里没有统筹全国银行体系的能力;所以建议莫迪先把国内的货币体系整合和收回银行权力之后,再谈将货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