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称,她认为现在制裁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合适。同时还透露,美国目前没有制裁中国的计划。

按照耶伦透露的信息,只是一些美国官员在嘴上说着制裁,私下里还是会跟中方沟通,让中方明白美国的立场。

耶伦在拜登内阁当中,属于对华较为理智的一派,或者说,能够基于美国的切身利益,保持理智的思考。之前耶伦就曾在关税问题上表态,认为美国本土经济形势糟糕,通胀率太高,应该通过降低对华关税来缓解美国面临的经济压力。

此外,耶伦对经济全球化持支持态度,认为对世界各国都有利,跟美国内部的一票支持“脱钩”的政客比起来,要清醒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耶伦本质上,还是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看待问题。在耶伦上任之初,她自己也支持保持对华关税。

只是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美国先后陷入通胀危机、供应链危机,如果强行保持对华关税,美国自己受到的伤害会更大,因为增加的关税,最终还是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来承担。

在耶伦发现情况不对劲之后,就改变了思路,支持对部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豁免。

就这样,一直纠结到了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300多项来自中国的商品,列入了豁免清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认为这是在对中国示好,那就太片面了,不能说完全没有示好的意思,毕竟美国现在正在全力应对俄罗斯,一直想拉着中国一起,即便不能争取到中国的支持,也想让中国不要帮助俄罗斯。

因此,在这个时候列出豁免清单,多少都是有示好的意图在里面。

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

首先,美国商界的压力非常大,并且还有耶伦这一类的政客在施压,早晚都是要豁免一部分关税的;

其次,俄乌爆发冲突之后,油价飙升,导致美国通胀压力进一增大;

其三,今年是中期选举年,拜登需要示好选民,争取更多的支持。

由此就能看出,美国从根本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关税本来就是双刃剑,尤其是在美国无法摆脱对华制造业依赖的情况下,不豁免关税,只会伤害美国企业和美国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豁免之后,美国在遏华议题上,就出现了内讧。

耶伦已经表示,现在对中国制裁不合适。但是戴琦却跳了出来,称不会停止挑战中国,不能继续袖手旁观坐等中国,需要翻开游戏规则中新的一页。要跟中国更好地竞争。

不管是财政部门还是贸易部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利益。

现在财政口的负责人不支持对华制裁,贸易口的代表要继续对华施压,可以说是站在了两个极端。

这正是美国不断撕裂的一个缩影,之前好歹在大方向上还能达成一致,现在却是自上而下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