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英国首相苏纳克上台后,对华政策日趋强硬。首先这位首相在竞选时就承诺他在接替特拉斯后将发展“对中国明确的关系”,并大力遏制中方在英国国内的影响力,且在国际事务上承担更多责任。苏纳克在去年执行的政策确实如此,尽管英国在投资问题上不如G7其他国家对华一样激进和设立很多门槛,但其通过政策手段关门了中国在英国的孔子学院、频繁在台海问题上搅局等,英国在各种问题上也是最跟随美国的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提到,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预计将启动访华计划,各方猜测他仍然是为了贸易而来。但就在几天前,他接受采访时还妄称“台湾问题不属于中国内政”。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英国外交大臣显然应该好好补一补历史课了。”显然克莱弗利的颇为危险性的发言,也不利于他即将开展的访华行动;英国政府内部的情况是他们根本不容忍出现“亲华”的政客,这在保守党和工党群体中都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日,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的演讲稿被提前曝光。在稿件中他呼吁英国必须与中国接触,建立“强劲和建设性的”新型双边关系,而非在一场所谓的“新冷战”中孤立中国。这种发言引起舆论大哗。首先克莱弗利宣称英国政府如果将目标设定为孤立中国,这将是明确且容易的,也可能令人非常满意;但问题在于这同样也是错误的,这“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是对现代世界的蓄意误解”;继而他提出了英国必须要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敏感投资的情况下,还必须要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认为,克莱弗利的言论在英国强硬派眼中不仅是“超前”的,而且简直是不可想象。当前美国政府一再鼓噪G7国家要紧跟步伐,对中国经济执行脱钩,且大力干涉台海问题;但几天前还在内政问题上妄议中国的克莱弗利态度突然产生变化,且更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立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英国不仅要寻求对华对抗关系,更要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利益;英国绝对不想激怒中国,他们不仅不能从中赢得好处,反而会失去投资,这和美国的想法大致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英媒在报道中还提到,克莱弗利的讲话已经引发了争议,他的正式目的除了向中国示好外,实际上还想借此压制对华鹰派的保守党人,且在对手工党的手中获得好处,工党正期待和中国进一步加深商贸联系。对此有评论称:“拜登将会对其言论不满,甚至直接斥责英国首相苏纳克;要知道他所说的‘新冷战’正是美方挑起的,且需要盟友的大力支持;现在克莱弗利掉链子无疑会引发美国的怀疑:苏纳克在对中国问题上是否忠诚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