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9月20日,汤恩伯出生于浙江武义县一个农民家庭,原名汤克勤,字恩伯,为了感恩情同父亲的恩师陈仪,以字为名,从此世人便知汤恩伯
陈仪字公侠,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蒋介石同学)和陆军大学,回国后到北洋军政府里任高级军职和政府要职。
比起陈仪,汤恩伯要惨很多,但是汤恩伯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贵人,这也是他后来能够飞黄腾达的基础,汤恩伯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金华七中,毕业后到日本求学,开始去的是明治大学。
本来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汤家太穷了,跟他一起东渡日本求学的同乡好友童乐勋提前回国了,他见到汤恩伯没有生活费和学费,于是给汤恩伯留了一笔钱,让汤恩伯开一个小饭馆,边工作边上学,但是汤恩伯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很快亏得一塌糊涂,就这样汤恩伯撑不下去了,只能关店辍学回国。

中途辍学的“海龟”汤恩伯刚回国非常惨,在上海、杭州、宁波、义乌之前到处奔波找工作,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经过自己的朋友牵线搭桥,认识了时任浙江省省长夏超,经过一番交谈,夏超当场拍板决定资助汤恩伯每月50元钱去日本继续完成学业,不得不说汤恩伯的沟通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就这样汤恩伯遇到了第一个贵人,学业也遇到了转机。
汤恩伯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日本继续完成学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夏超只资助了几个月就不再给他打钱,结果未毕业的汤恩伯由于资金问题又不得不狼狈回到国内。“海龟”汤恩伯又回到国内找工作找出路,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于是汤恩伯又吃不上饭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过一次失败经历的汤恩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投奔一个叫吕公望的同乡,吕公望没有资助他,但是看到汤恩伯将来并非一般人,便把他引荐给了陈仪,陈仪后来也做了浙江省省长,可以说汤恩伯和浙江省省长是缘分匪浅。

陈仪看到汤恩伯风度翩翩、高大魁梧,将来肯定有所作为,就答应他每月资助他50元钱去日本完成学业,汤恩伯当即下跪,并言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老,学生愿尊您为恩师,生死与共”,陈仪也没有子嗣,遂把汤恩伯当作义子看待,而且还把才貌双全的外甥女许配给汤恩伯,陈仪可以说是汤恩伯一生的贵人,汤恩伯后面在官场的升迁全都离不开陈仪的提拔和举荐,直到陈仪后来被汤恩伯背叛,被蒋介石处决,这是后话。
汤恩伯回到日本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回国在国民政府军队从军并逐步得到升迁,汤恩伯又遇到最大的一个贵人、靠山蒋介石,从此他走上一心跟着蒋介石,走上只看权力,反对人民的反革命道路。我想您肯定会问,每月资助50元钱很多吗?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给您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普通1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1元足够了(吃住的不算差也不算好),每月资助50元相当于普通50个人的生活费,红一方面军8000人3个月的生活费也才2000元钱,这说明汤恩伯的资助很高了。

粟裕与汤恩伯的第一次交锋是在1934年土地革命时期,当时中央苏区为了缓解蒋介石百万大军的第五次“围剿”,成立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州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途径福建、浙江最后到达安徽与方志敏会合。
此时离红军长征时间不远了,1934年初,汤恩伯率89师从江西进入福建并于1月13日攻占福州,到了2月份汤恩伯被蒋介石任命为赣粤闽鄂东路军第五路军十纵队的总指挥,7月接连攻克将乐、泰宁、建宁、石城等地,而此时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途径福建正好与汤恩伯率领的国民党军碰了个正着,可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了调动国民党大军追赶,给中央苏区减少压力,不敢恋战,汤恩伯也未抓住实力弱小的粟裕,就这样二人的第一次交锋以粟裕胜利为告一段落。

第二次交锋是1947年5月,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延安,汤恩伯率领国民党军3个兵团共17个整编师由临沂、泰安一线分三路进攻,妄图逼迫华野于不利位置并进行决战。5月13日,华野粟裕以4个纵队钳制两翼之敌,集中5个纵队将整编74师从国民党大军中分割包围在孟良崮,经过3个昼夜激战,全歼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及83师一个团共3万2千多人。孟良崮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把汤恩伯电召至南京,当着所有高级将领的面大骂汤恩伯无能,并被蒋介石撤职,不再续用。后来还是陈仪从中周旋才使汤恩伯被重新启用。
三大战役胜利后,紧接着进行了渡江战役,华野和中野突破长江天险,攻占了国民党首都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从此覆灭。早在蒋介石即将下台的1949年1月18日,汤恩伯就被任命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让他担当起防守长江和上海的重任,随之渡江战役的胜利,汤恩伯剩下的重任就是保卫上海。

第三次交锋是1949年4月,汤恩伯和陈大庆带领国民党军8个军25个师共20万人,在上海修筑坚固工事,进行顽抗,蒋介石私下派轮船一直从上海运送物资去台湾,为了堵住蒋介石抢运物资的通道,毛主席与周总理商定尽快解放上海,对汤恩伯要进行敲山震虎。粟裕和张震率领华野第9兵团、第10兵团及第7兵团、第8兵团一部及特种兵纵队从常州移往苏州,上海已经成为被包围的孤岛,但是上海毕竟是最发达的工业城市,如果打烂了,解放的价值会大打折扣,为了尽快解放上海,切断蒋介石的物资运送通道,毛主席亲自部署。
在粟裕的指挥下,经过1个月的奋斗作战,我军于5月28日,除汤恩伯54军共5万人逃往舟山和台湾外,其余15万余人全部被歼灭,上海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粟裕对战汤恩伯又一次完全取得了胜利。
汤恩伯的军事才能还算不错,和陈诚、胡宗南分掌重兵,独当一面,成为国民党军三大军事巨头之一,但是通过李宗仁的评价可以看出,李宗仁是非常看不上汤恩伯的,他说汤恩伯就是“脓包”将军,战争前策划周密,井井有条,但是一旦战争打起来,指挥得混乱不堪,不知所措,战后又比较清醒,及时总结失败原因却总是为战败、损兵折将找理由,推卸责任。
那您是怎么看的呢?汤恩伯和粟裕军事指挥有什么不同呢?他们是不是瑜亮之争呢?欢迎评论!
小客说史,叹为观止。缅怀过去,铭记历史。欢迎关注、评论、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