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莱特兄弟历史性的一跃,人们一直在探索不需要跑道就能起飞的方法,但这条路很艰难。直升机能垂直起飞,但旋翼产生升力的效率低,噪声大,振动大,飞行速度受到的限制也大。直升机永远在航空世界有很大的一席之地,但也永远不能取代固定翼飞机。

将固定翼与旋翼结合起来的尝试也一直在进行,MV-22就是一个例子。但倾转沉重的发动机结构复杂、沉重、可靠性挑战很大,成本也很高。MV-22在2015年的离地价为7200万美元,同期在中能力相仿甚至略大的CH-47F才3800万美元。MV-22的速度当然快得多,但CH-47F的悬停和直升机特殊机动能力也更强。

与倾转旋翼相比,倾转机翼是另一个思路。顾名思义,在倾转机翼的设计里,旋翼相对于机翼是固定的,倾转的是整个机翼。好处是在垂直起落状态下,机翼对旋翼的下洗气流没有遮挡,这对倾转旋翼是不小的问题,只有增大旋翼来补偿,但前飞状态又用不到那么大的旋翼,反而增加阻力。

相比之下,倾转机翼的旋翼尺寸更小,效率更高,阻力也小。但要倾转整个机翼,不仅重量更大,气动控制也更复杂。在机翼不同的倾转角度中,襟副翼的控制不同。在平飞中,襟副翼与固定翼飞机相同,但在垂直起落状态下,差动偏转导致的不是绕机身轴线的横滚,而是在水平方向上的横转;同步偏转也由额外升力的变化变为前后移动了。好处是旋翼吹过襟副翼的高速气流大大强化了襟副翼的控制作用,即使在低速下也有很强的控制力矩。这一方面导致额外的悬停中的机动能力,这是比倾转旋翼更加优秀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导致控制律高度复杂,在机械控制时代简直是噩梦。

倾转机翼并不是新发明,加拿大的CL-84在60年代就成功地试飞了

美国的XC-142更大,首飞更是略早

倾转机翼在60年代有过先例。1964年9月,美国希勒-瑞安XC-142首先飞起来,计划用作三军通用的战术运输机,起飞重量约18000公斤,采用四台3080马力的通用电气T64涡轴发动机推动。

在488次试飞中累计了420小时,共有39名飞行员飞过。1965年1月,加拿大Canadair CL-84也进入了试飞,这是双发的,也计划用作三军通用战术运输机,起飞重量约6000公斤,采用两台1500马力的莱康明T53涡轴发动机推动。在709次试飞中,累计了476小时,40多名加拿大、美国、英国飞行员飞过CL-84。所有飞行员对两种倾转机翼飞机的一般评价都很高,但由于战术要求和军购重点的改变,也由于机械复杂性和可靠性的顾虑,两种飞机都没有投产。

但在电传飞控时代,在悬停到平飞之间的所有状态下的飞控都可以无缝衔接,对飞行员是无忧虑操纵。电动驱动则解决了另一个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左右侧动力必须均衡,在垂直起落状态下尤其要精确同步,传统上是用同步轴解决的。左右两侧的发动机都不直接驱动旋翼,而是通过复杂、沉重的齿轮箱、同步轴,在驱动旋翼,确保在发动机出力短暂不均匀或者单发故障时依然同步。在电动时代,同步容易做到。甚至可以简单粗暴一点,直接增加电动机的数量,这样即使个别电动机故障,影响也很小。

由于这些原因,倾转旋翼在电动和无人机时代重获新生,而倾转整个机翼的问题随着飞机的尺寸和重量减小而大大缓解。瑞士Dufour公司是最新的吃螃蟹者。

Dufour的aEro 3是电动的,但不是无人的

缩比的技术验证机已经开始试飞

Dufour的aEro 3是电动的,但不是无人的,要求能载人5-7人,并非用于一般的客运,而是主打空中救护的专业市场。要求可用于高山救生,或者医院转运,比直升机更快、成本更低。Dufour甚至大胆预测,运作成本将于救护车相仿,甚至略低。

有意思的是aEro 3将是混动的,在起飞、悬停和降落时用电池动力,但在出力要求较低的巡航状态,反而改用小型涡轮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驱动,增加航程和续航时间。这是很实际的做法。在Dufour的设计里,涡轮发动机可以提供全部动力。换句话说,如果在地面没有时间通过外界电源充电,aEro 3可以加油后靠涡轮动力自主起飞。但换一个思路,假定总是可以地面充电,则可使用小得多的涡轮发电机巡航,巡航动力的要求大大低于垂直的起飞和降落,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重量。装在机体内的涡轮发电机对体积、重心、阻力、维修都比较友好,也降低了倾转机翼的重量。

机尾的微型风扇推进器提供悬停中的俯仰控制

在平飞中,平尾提供俯仰力矩;在垂直起落状态下,机尾微型推进器内的两个风扇提供俯仰控制力矩。

不过倾转旋翼的另一个好处是,在有跑道的情况下,可以像普通固定翼飞机一样滑跑起飞,或者根据可用跑道的长短,适当倾转机翼,进行短滑跑起落。也就是说,可以在垂直起落到正常滑跑起落之间全范围无缝过渡,充分理由现有的跑道条件。这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运作方式。比如说,在有跑道的基地用滑跑起飞和着陆,在只有短跑道或者平地的地方短滑跑起飞和着陆,但在没有跑道的客户端用垂直的起飞和降落。这样还是很有用的,只要有几十米的滑跑,就可以显著提高前飞速度,通过机翼升力降低能量消耗和提高起飞重量。

Greased Lightning这样的多旋翼设计只有在电动时代才有可能,否则那么多发动机的复杂性和重量根本受不了

Dufour不是唯一在动倾转机翼脑筋的,NASA的Greased Lightning(这名字不大好翻译,直译为涂满润滑油的闪电,寓意比闪电还快,但这也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也是倾转机翼的,而且采用八个旋翼,另加倾转平尾的两个旋翼,后者在平飞中提供额外推力,在垂直起落时提供俯仰控制力矩,正常的的俯仰控制依然由平尾提供。

不过Greased Lightning不仅采用更多的电动旋翼,最外端的还在翼尖,利用旋转方向直接对消翼尖涡流,起到减阻作用。机翼旋翼的旋转方向也与平尾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同样减阻、增推。Greased Lightning也用混动,不过是用两台8马力微型柴油发电机驱动,互相备份,提高可靠性,而且比涡轮发动机更加省油。不过NASA的Lanley Aerodrome No 8的构思更加精妙。

Lanley Aerodrome No 8采用很特别的串列翼构型,在起飞、着陆时,前翼旋翼的下洗气流从地面反弹后对后翼产生强烈增升作用

平飞时,前后翼高低错开,前旋翼对后旋翼的干扰较小

这是串列翼的构型,前翼较低,后翼较高。这也是倾转机翼设计,但有意思的地方是,在短距起落模式时,前后翼都以大角度倾转,但不是垂直的。前翼的下洗气流反弹到后翼,极大地起到增升作用,缩短滑跑距离,增加起飞重量。常规的三立面垂尾不仅简约为V形,还别出心裁的成为倒V形,设置在后机身下方,这样前翼的旋翼对控制面的吹拂增加控制力矩,在接近地面、有地效时,倾斜前翼的下洗反弹气流同样增强控制力矩,有利于飞机在过渡状态的机动和控制。唯一不利的是升力分布,产生最大升力的后翼并不在承重端,而承重的前翼的增升加成较少。

Dufour aEro 3还是载人的,Greased Lightning和Lanley Aerodome No 8都是无人的。倾转机翼设计对货运/物流无人机特别有价值,在垂直起落和巡航效率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这样的构型也特别适合在较小的无人机上首先实现。不仅对物流的意义重大,对军事空运的意义也同样重大,尤其是对偏远小分队基地的补给。短距起飞-着陆能力比纯直升机的载重能力显著提高,很有潜力。都说小的是美丽的,看来真是这样,较小的无人机使得很多突破性航空技术概念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