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四年三班的同学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陈从标博士。他受邀为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奇妙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科普报告,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现场实验,引导同学们走进化学的世界,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奥秘。
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陈博士首先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通过煮熟鸡蛋和衣服面料合成的例子,解释了化学反应是如何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他提到,化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化学反应创造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因为拥有新的组成、结构,而具有新的性质和功能。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们目不转睛,身边的趣味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与探索。
接着,陈博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他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中的“赠送礼物”相类比,一方给予电子(还原剂),另一方收获电子(氧化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还会生成新的产物。他通过钠和氯的反应以及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生动地展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具体发生。这些深奥科学原理在陈博士的循循善诱中,学生们逐步认识到了化学反应的神奇。学生们大胆的猜想、读书的丰厚,也令陈博士为这些小小的未来科学家不禁啧啧称赞。
陈博士还指出,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支持着生命活动,还存在于烹饪等过程中。他提醒同学们,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还可以帮助他们采取措施,减少其不利影响。比如,通过隔离还原剂和氧化剂来防止金属生锈,或者通过消耗能量来灭火。学生们也认识到了他们平时灭火器中的物质是由哪些材料合成的,为其中蕴含的神奇变化欢呼雀跃,也更加明了氧化-还原的原理,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好奇心在脑海中不断的飞扬!
在报告的最后,陈博士鼓励同学们课后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反应。他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一个是现场演示的“大象牙膏”实验,另一个是通过视频演示的“法老之蛇”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引起了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也让他们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次科普报告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丰富了滨河小学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陈博士的精彩讲解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也让社会公众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支持。
未来,滨河小学将继续举办此类有益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活动,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康丽虹 助编 兰亚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