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社记者 任文岱

全国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以来,河北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法治需求,深入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撑和法治服务保障。

近日,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董晓宇就河北省全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相关情况,接受了《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

 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落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

记者:在全国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是中国法学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关注到,河北近日举行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聘任仪式,聘请32名京津冀法学专家为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引起全国法学法律界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效果。请您谈谈河北省是如何部署推动这项工作的?

董晓宇:河北省委高度重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

一是高规格谋划部署。省委坚持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部署推进,主要领导研究审定《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聘任方案》,要求“选优配强本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不断强化基层法律咨询工作保障,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抓手开创法学会事业新局面”。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专门作出部署,列入年度全省政法工作要点。去年10月,在承德市召开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优中选优组建专家队伍。经省委批准,最终确定了32名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选,其中京津专家12名、省内专家20名,涵盖了经济、行政、刑事、民商事、涉外等各个领域。既有全国知名法学专家,也有本省优秀学术带头人,既有高校的顶尖教授学者,也有经验丰富的实务部门人才。今年3月23日,我们隆重举行了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各市、县也积极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建设,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聘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194名。

三是科学规范保障实施。根据中国法学会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我省《关于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县(市、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指引》。为保障“首席”履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平台”、法治专家智库平台、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和法治宣传平台;此外,省法学会还与省直部门研究建立了合作机制,畅通案件征集渠道,确保有效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法律咨询服务。

 站在促发展的维度,依法保障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两次视察河北,就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在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以法治力量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董晓宇: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11次视察河北,为我们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政法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政法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河北各级法学会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积极助力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设,有力服务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后奥运经济发展,会同京津共同签署《京津冀法学会交流合作机制框架协议(2023年版)》,丰富发展了京津冀法学理论法治实践研究交流、法治人才资源共享、法治宣传教育联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互聘、基层法学会和学科研究会合作等“五项机制”,共同打造了“京津冀法学交流研讨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论坛”,集中“首席”智慧和三地法学法律界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二是主动服务法治河北实践。推动“首席”积极参与立法咨询论证,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河北省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草案)》《多元化解纠纷条例》《雄安新区条例》《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三省市会商稿)》等40余部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提出意见建议800余条。截至2023年底,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立法咨询工作386次,参与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20余项。 推动建立了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的20人“执法监督专家库”、30人“河北省行政执法监督专家委员会专家库”、50人“信访工作法治化专家库”等,助力规范执法司法和信访工作。我们还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编撰《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法规政策汇编》,有力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主动服务基层治理创新。健全“首席”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机制,通过在县(市、区)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点等方式,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截至去年底,累计协助基层化解重大信访积案30件、矛盾纠纷10830件。比如,石家庄市井陉县法学会积极服务“保交楼、稳民生”,就棚改项目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论证并出具法律意见,实现了和谐拆迁的良好社会效果。此外,承德市创造的“1+8+4模式”,正定县统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矛盾多元化解中心、群众工作中心、人民调解协会融合联动的经验做法,先后在《民主与法制时报》、《民主与法制》周刊作专题报道。

  站在求实效的角度,深化拓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

记者: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河北省法学会在深入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上有哪些新的打算?

董晓宇:接下来,我们将在“四个重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面,切实发挥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专业、权威优势,努力把难点转变为亮点,把热点变成提高法治水平的切入点,把焦点变成推进法治进程的转折点。

在重大决策论证上。支持保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涉外法治、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论证和合法性审查,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经得起法治检验。在重大风险防控上。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重点围绕涉房、涉金融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切实从法律层面健全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教育管理机制,消除和减少潜在风险隐患。在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上。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网上枫桥”“行业枫桥”工作实践,邀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深化完善“两个枫桥”给予重点关注和理论指导,切实推动网上问题网上解决、行业问题行业解决。在重大信访积案化解上。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加强对各地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指导,对疑难复杂信访积案开展“把脉会诊”,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在重大疑难案件办理上。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的权威作用,为疑难复杂案件办理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在法治人才培养上。重点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稀缺法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方面,推荐更多的精英人才到河北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河北法学院校和政法部门的协作,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民主与法制时报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