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某天的下午时间8点,正在西湖国宾馆工作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接到了一通电话。只听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语气显得有些慌乱,他向罗瑞卿报告说:“毛主席失踪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听到这个消息,罗瑞卿惊得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忙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发现毛主席失踪的?”

电话那头回到:“毛主席今天下午四点左右就出门了,直到现在,也没见毛主席回来。”

罗瑞卿听后,有些生气地说道:“下午四点出门,现在都八点了,你们才想起来报告,你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随后,罗瑞卿挂断了电话,他意识到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须马上找到毛主席的行踪。他走出办公室,找到了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并同他一起火速赶往了毛主席的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毛主席究竟是怎么失踪的?在他消失的这4个小时里他又做了什么呢?

冷汗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带领中央宪法起草小组来到了杭州,与他同行的还有时任中国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将军、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和其余工作人员。毛主席此次前来杭州,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专心起草我国的第一部宪法。

杭州,是毛主席特别喜欢的城市。据记载,毛主席的一生中,前后到浙江共有53次,而在这53次之中,有40多回都是在杭州歇脚。毛主席喜欢登山,杭州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川都曾有幸被毛主席踏足,滚滚钱塘江,也亦被毛主席畅游过。

1953年的这一次杭州之旅,是毛主席人生中第一次前来。到杭州后,毛主席及随行人员被杭州市委安排在西湖国宾馆下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由于此时距离建国才过去几年时间,除北京外,全国各地都还或多或少留有国民党残余特务没有被肃清。因此毛主席这次在杭州工作期间,公安部长罗瑞卿全程陪同,他既要负责保卫毛主席的安全,还要对浙江省的特务肃清工作做出细致安排。

1954年1月的一天,正在屋子内工作的罗瑞卿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毛主席办公室的一名同志打的。电话中,这名同志的语气有些着急,他说:“罗部长,主席他今天下午出门,到现在也没回来。”

听到这名秘书的话,罗瑞卿心里一惊,忙问道:“主席是什么时候出门的?”

电话里回到:“下午四点左右,省公安厅王芳厅长刚好来找主席,之后主席他们就出门了。临走之前,主席还说他们就是出去逛逛,很快就会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听到这里,罗瑞卿抬手看了看手表,又问道:“主席还没回来,你们有去找吗?他现在在什么位置你们知道吗?”

“这个……,主席他临走前特意交待不用……”

“笑话!”罗瑞卿有些生气地打断了电话那头的声音,他顿了顿,继续说:“主席他从出门到现在足足四个多小时,你们现在才报告,早干什么去了?党中央让你们照顾主席工作起居,你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说完之后,罗瑞卿顾不上发火,他拿起架子上的大衣,出门径直朝杨尚昆的办公室走去。在听完罗瑞卿的话后,杨尚昆惊出一身冷汗,他赶紧起身,和罗瑞卿一道向毛主席的办公室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罗瑞卿和杨尚昆的紧张是有原因的,彼时的国内还有不少躲藏起来的国民党特务在暗中活动,罗瑞卿就是因为这个才跟主席来到杭州的。眼下主席足足消失了四个多小时不见消息,这期间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两人都没法跟中央交待。

想到这里,罗瑞卿的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他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想着快点走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去。

到了毛主席办公室后,罗瑞卿仔细询问了主席的生活秘书,方才知道事情的全貌。在今天下午四点左右,主席结束了工作。此时正巧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来到这里,毛主席便拉上他一起,还有机要秘书叶子龙,警卫秘书汪东兴四人一同出门散步去了。

在临出门前,毛主席还和留在他办公室的秘书说,不用特意跟着自己,自己出去散会步一会就会回来。想着主席身边有王芳厅长和汪东兴同志,安全应该不成问题,留守的工作同志就没和罗瑞卿他们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左一)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此时又是冬季,夜晚的杭州冷风刺骨。见主席迟迟不回来,其他同志这才慌了神,并打电话告知了罗瑞卿。

罗瑞卿和杨尚昆知悉事情原委之后,他们一边令人去主席之前常去的几个地方去找,一边给省厅的同志打电话,让他们在西湖国宾馆的周边范围内仔细寻找毛主席的下落。

登山

罗瑞卿、杨尚昆他们那边忙的焦头烂额,毛主席一行人此时却是悠哉游哉,好不惬意。虽然队伍里叶子龙和王芳也觉得天色太黑,已经连道路都看不清了,开始不断地催促毛主席快回去。

不过对于他们的催促,毛主席选择了“无视”,他此刻正在兴头上,来杭州这么久,今天是他最开心的一天。他对王芳说:“王芳啊,你的这个提议很好,以后我要经常来登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右)

面对主席的夸赞,王芳此时却开心不起来,他满脸苦涩,说道:“毛主席,我们就先回去吧,可以改天再来登山嘛。您要是再不回去,罗部长那里我可就不好交待了。”

毛主席说道:“唉,你莫要管他,我再走走就回去了。”

当晚9点多,毛主席一行人终于回到了西湖国宾馆,这让急得团团转的罗瑞卿与杨尚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罗瑞卿向毛主席诉苦道:“主席哟,您下次出去散步的时候总要跟我们说一下嘛,您这一时兴起,我们的心可都顶在嗓子眼儿了。”

面对罗瑞卿的埋怨,毛主席呵呵笑道:“不是有王芳同志陪我嘛,我们这么几个人,难道还能丢了?”

虽然主席的意思是夸奖,但一旁的王芳此刻根本不敢出声,他默默地站在后面,生怕自己被罗部长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芳

之后,罗瑞卿还问主席他们这一路都去了哪些地方,此时的毛主席却故作神秘地说保密。毛主席不仅自己不说,还不让王芳叶子龙他们说出一路上的细节,看着罗瑞卿急不可耐的样子,一行人都哈哈大笑。

多年之后,已经退休的王芳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在书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和毛主席在这消失的4个小时里,都去了哪些地方,都干了些什么。即使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但一提到那个晚上,王芳仍是难以忘怀。

在书中,王芳提到,他得知毛主席来的时间是在12月中旬。在随后的两周时间里,他和同志们对杭州做了几次细致的排查,确保不会有国民党特务残存。事实上,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肃清特务一直是地方公安系统的一个重大任务。如果有数量较多的土匪,那则是由各个地区的军区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到杭州后,被安排住在西湖国宾馆。这个地方原名叫刘庄,是清朝时期一个大富豪斥巨资修建的。清朝末年,康有为又在刘庄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增加了数幢别墅。新中国成立以后,杭州市政府将其改建为国宾馆,专门用来接待中央领导人和外宾。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来到杭州之后,就在刘庄下榻。白天,毛主席就在别墅前面的一间平房内办公,晚上就回去休息。不过由于宪法起草工作较为繁琐困难,毛主席经常失眠睡不着觉。

1月的这天,王芳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问了王芳一些其他事情,闲聊间,王芳听到了毛主席有失眠的症状,就主动提出:“主席,我当年在当地下党时,有时候因为压力大也睡不着觉,后来,我晚上睡不着觉时就去爬山,爬到山上只觉得神清气爽,回来后就能睡得很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听到王芳的主意,毛主席眼睛一亮,本来他也有出去走几步的意思。现在王芳给了由头,毛主席就拉上他,说出去爬一爬山。王芳看了看时间,发现才四点多钟,于是就同意了。

王芳在前面带路,毛主席问他要去哪,王芳说:“主席,钱塘江旁边就有许多座山,那里的山坡比较平缓,离这里也不远,我们爬上去四处转转,看完再回来,刚好太阳下山。”

因为是初次来杭州,对这里的路况不太熟悉,毛主席就由王芳在前面带路。当登上山坡时,只觉得神清气爽,此时虽值冬季,但从钱塘江面吹来的风并不刺骨。风带着湿气打在脸上,毛主席只觉得精神焕发,多日来积攒的工作压力仿佛也随之消失不见。

一行人从山坡东侧上的山,走到西侧之后,王芳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天,对毛主席说道:“主席,天色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左一)

毛主席看着几人,说道:“现在?还早吧,你们累吗?不累就继续往前走。”

话音未落,毛主席就率先迈开步伐,朝另一座山头走去。王芳与叶子龙、汪东兴相互看了几眼,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叶子龙一笑,说道:“走吧,王厅长,您还不知道主席的性格吧,现在他哪里舍得回去啊。”

前路

又是经过一阵略有艰难的爬坡,毛主席来到了之前等的那座山的侧后方,他问王芳:“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呀?”

王芳有些气喘吁吁,不知是爬山太累,还是有些紧张。他回答道:“报告主席,这座山叫狮子峰,至于名字来源嘛,多种多样,现在也分不清哪些是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站在山顶,太阳此时已经落下,月亮还未升起。他眺望着远处一片巨大的茶田,感慨道:“心旷神怡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已经来到了第三座山峰,叫五云山。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山路崎岖,王芳担心主席的安全,便再次劝主席回去。可是毛主席现在正走的尽兴,根本不愿回去。

五云山是这一片群山中最高的山峰,高处海拔接近四百米。几人伫立山顶,看着远处的钱塘江,似一面镜子,倒扣在天水交接之处。王芳看着毛主席,只见主席怡然的点上一根烟,看着远处,不知在想些什么。现在的我们可以得知,毛主席此时正在心中酝酿诗词,回去之后就写出了著名的《五律·看山》《七绝·莫甘峰》

下了五云山之后,大家都有点累了。在毛主席的坚持之下,几人又向远处的天竺山走去。天竺山上有座寺庙,不过里面已无僧人,只余一座古佛,一枚蒲团。毛主席在庙里转了转,返身走下山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右一)

王芳看了看手表,只见时间已经来到了七点多钟,王芳再度劝主席回去,叶子龙也附和道:“是啊主席,我们出来的时候,还没跟同志们说明情况呢,如果再晚点回去,那他们一定急坏了。”

毛主席抬头看天,此时已是繁星点点。再摸摸肚子,才想起今天中午因为看起草的宪法草案,还没来得及吃饭。现在又走了这么远的山路,肚子早已饿的咕咕作响。毛主席说:“行吧,民主集中制,既然你们都提议回去,那我们就回去吧。”

当毛主席一行人回到刘庄时,已经快要到晚上9点了。杨尚昆一见到主席,就对叶子龙提出了批评,说他们出门不打招呼,警惕意识不够。罗瑞卿还把王芳拉到一旁,郑重地说:“要切实保障好主席的安全问题,半点疏忽大意都不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对于杨尚昆和罗瑞卿的焦急,毛主席只是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再提。早在革命时期,国民党对毛主席的暗杀就无所不用其极。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解放战争中的保定城南庄,那时候负责给毛主席做饭的就是一名国民党特务,后来他呼叫来了国民党空军,将炸弹扔到了毛主席住的院子里。幸亏那颗炸弹没有爆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也正是因为这样,党内的其余同志们才会在在毛主席的安全工作上不敢有一丝放松。被保护的周密了,毛主席也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由时间,所以,外出散步对于毛主席来说简直成为了一种奢求。

这次插曲过后,毛主席很快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在杭州的这段期间,中央的日常事务均由刘少奇同志处理,有些需要决断的,则是由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将其整理成文件,发到杭州来,请毛主席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除了处理国家事务之外,毛主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宪法的起草工作上。毛主席找来了古今中外各种类别的法律著作和文件,每日都会看到深夜,并且经常和秘书们以及宪法起草小组的同志们在一起激烈的讨论。

毛主席带了个好头,其余的同志自然不敢怠慢。他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一部伟大法典,无论如何不能出错,否则将万死难辞其咎。

1954年2月中旬,经过两个多月紧张地工作,宪法小组完成了初稿。在经过一众同志、浙江省委及杭州市委的讨论之后,宪法初稿又经过了新一轮的修改和增补,并最终于3月14日完成成稿,这部稿子也被同志们起了一个别样的名字,西湖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西湖稿写完之后,毛主席即刻动身返回北京,并将西湖稿提交人大讨论。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来杭州,在这里他住了70多天。在这之后,毛主席又陆续来了杭州几次,每一次来,都是带着工作而来,而这些工作成果,对新中国来说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法治的人民民主国家,在感慨社会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初稿,正是诞生在杭州,诞生在西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