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说:“国家的政务必须让老百姓富有且长寿。”

鲁哀公问:“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孔子解释道:“把赋税调低,那么老百姓就会富裕了。国家不胡乱来,那么老百姓就会远离犯罪,没有犯罪老百姓就会长寿。”

鲁哀公抱怨道:“可是那样的话,我作为国君就会变得贫穷了啊。”

孔子说:“诗经有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我还从来没见到过儿子富裕而父母贫穷的呢。”

02

原文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曰:“何谓也?”

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03

鲁哀公:姬姓,名将。《荀子》中记载了大量鲁哀公问政于孔子的内容。

凯悌君子,民之父母:出自《诗经·大雅·泂酌》,原文是“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意思是优秀的统治者就像是老百姓的父母一样。

04

我感觉孔子的这套说辞并不高明。前面的道理是讲得通的,后面的最重要的道理讲的太飘了。

就是劝国君施行仁政,或者说时间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以国君的利益出发。孔子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是没有什么说服力。鲁哀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他看不到的话就很难去实践。

这是劝人的最基本的原则。